#到底發生了什麼?

過去將近19個月美股未見超過5%的修正,而在昨(5)日S&P500指數大跌4.1%,過去六個交易日累積跌幅為7.8%。市場波動度隨即飆升,VIX指數從17跳至37、增幅超過100%。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14個基本點至2.71%,從年初至今的升勢有所回落。

但整體而言,就類股表現來看,美股此波修正並不同於過往「風險趨避」現象,雖然公共事業及房地產等防禦類股表現突出,但同樣具備防禦特色的醫療保健及電信類股卻比市場大盤跌得重,跌幅超過4.1%。

#什麼引發了此次修正?

我們認為本週一及上週五引發美股下跌的原因並不相同,上週五2.1%的跌勢很有可能是受到通膨節節攀升的擔憂所致,因美國平均時薪跳升至金融危機後的新高點2.9%,而另一方面,本週一的跌勢並無任何明顯的經濟事件所觸發。

而技術因素很可能是關鍵因素,加重了賣壓及交易尾盤的跌幅,對於投資組合設有風險限額的特定法人投資人,當市場一旦跌破其50日移動平均時,跌幅很有可能雪上加霜。

#瑞銀怎麼看?

雖然過去一週市場跌速驚人,但整體跌幅並不罕見,回顧過往40年,美股牛市從高點到低點年內的平均跌幅約10.6%。目前基本面仍相當正面,全球增長站穩於趨勢線之上,企業盈餘也非常穩健。儘管昨日美股面臨賣壓,美國ISM非製造業指數攀升至遠優於預期的59.9,新訂單及就業項目也同步增長,顯示此次美國增長的動能仍依然強健。

近期市場波動度可能居高不下,但我們仍認為多頭走勢可望持續,只不過是終於迎來「早該回檔」的拉回,而接續著此次技術因素導致「過度調整」的賣壓。

#一直說看回不回的人終於盼到了拉回
#一直喊太貴不敢買的人多半還是不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