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搶走了我們的工作

2017 年 8 月 | 閱讀時長:7 分鐘

合作夥伴: Vice

機器人搶走了我們的工作

環顧四周,我們身邊充斥著大量的所謂智能裝置,比如智能手機、智能手錶、智能電視、智能電錶、智能厨具等等,多不勝數。這些我們從未將之與智慧聯繫起來的各種工具,正獲得越來越多的自主性,無需人類指令就能自行作出决定。

直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一直在享受著智能科技的崛起,並鼓勵這方面的發展。不過,我們現在正面臨一個臨界點,我們擔心由人工智能(AI)的裝置正在變得比發明人工智能的人類更加聰明,並有可能威脅人類的工作崗位。

實際上,人類在多個領域已經被人工智能所擊敗。上個月,位於倫敦的Google Deep Mind 所開發的軟件Alpha Go在圍棋賽上以令人信服的優勢擊敗了人類世界冠軍。而在影像辨識方面,深度學習算法在兩三年前的表現已超越人類。隨著神經語言模型的出現,原本只能由雙語專家進行的兩種人類語言之間的翻譯工作,現在已經可以由機器翻譯系統相當準確地完成。藝術曾一度被認爲是人類獨有的表演形式,現在也同樣逐漸被人工智能入侵,算法所繪出的梵高風格畫甚至可以媲美原創者梵高!

毫無疑問,機器正變得愈發聰明,最終會在所有曾被視為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工作領域上超越人類。牛津大學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開展了一項名爲“未來科技的影響”的項目研究,該報告預測,在不遠的將來,美國有47%的工作崗位可能會被人工智能系統所取代。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霍金擔心,人工智能可能會導致人類滅亡。Ray Kurzweil 預測,機器智能一家獨大的局面會在 2045 年發生,但最近Tesla和 SpaceX 這兩家公司的行政總裁Elon Musk 把日期修改爲 2030 年。

假如專家所言不虛,又假如人工智最終會搶走我們的工作,作爲有智慧的人類,我們該何去何從? 我們在未來該如何生存? 沒有了工作,誰來養活我們?

人工智能將會釋放人類的潜力嗎? 英文視頻

如果是因爲我們人類不够聰明才導致人工智能搶走我們的工作,那麽我們就一定可以藉助人工智能,讓我們自己變得更聰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在使用各式各樣的智能設備來進行各種工作。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充分利用大量更智慧的工具來完成我們的工作。從幾千年前的洞穴生活開始,我們人類便一直在自如地運用各種工具。 我們對熱水壺、多士爐或電話早已習以為常, 那麽,爲什麽要擔心人工智能? 我們不是應該擁抱人工智能,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聰明,從而更有效地完成更多工作嗎?

Elon Musk 創立的公司 Neurallink 致力於將人機整合提升到另一層次,他們提出在人類大腦中直接植入神經織網(neural lace)的想法,從而讓我們能够將我們的思想傳遞給計算機。

也許,我們應該讓人工智能來完成我們的日常工作,自己就可以全心享受我們一直想做的事,例如作曲、繪畫或是園藝。 畢竟,在電子表格中填寫數字從來就不是人類的强項,讓我們去戶外享受一個美好的下午,而讓人工智能去爲我們完成所有的會計工作吧。當然,我們可以稍後再檢查人工智能所做的報告,再擔心人工智能的財務預測是否準確。或者,我們可以信任人工智能,讓其全權代表我們來處理我們的業務。我們可以讓人工智能作出重要的業務决策,並代表我們來執行。此時此刻,算法交易系統正在全球證券市場進行數十億筆交易,而無需任何人類介入。

在連鎖餐廳內,機器人可以不眠不休始終如一地烹製美味菜餚,但如果做出來的菜餚不適合個別顧客的口味,人類可以介入,代表機器人去道歉。

與人類腫瘤科醫生相比,醫療診斷人工智能系統可能會得出更加準確的癌症診斷結果,但我們可能還是希望由人類來傳達這壞消息。畢竟,正因如此,我們才是人類。

但如果我們不做任何可以産生收入的實際工作,誰來支付我們夢想的奢華生活呢?

讓我們對人工智能徵稅。

針對使用人工智能、而非人類來完成工作並賺取收益的公司,我們可以引入人工智能稅。人工智能稅可用於支援“普遍基本收入(UBI)”方案,即將其付給失業人仕。 理論上,這完全可行。 但人類一旦知道是機器人在爲他們養家,又會有何感想呢?人類是否會失去工作滿足感,並開始質疑自身生存的意義? 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答。

也許,我們人類未來將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是被更聰明的機器所超越,而是要鼓起勇氣接受有些東西比我們人類更聰明,並好好地加以運用。我們必須要克服的,是人類的自我意識。

Danushka Bollegala 博士是利物浦大學的一名計算機科學副教授。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無論您的目標是什麼,瑞銀 都將為您的生活、家庭提供協助。

歡迎與我們聯繫,讓我們為您找出重要的主題內容。


我們的服務

偉大的投資建議並非空談。我們的服務將您所有的財務需求從財富計劃到投資。我們稱之為您的全方位財富解決方案。

讓我們見見面

聯絡我們,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