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短期存在不確定性,股市還會進一步上漲
深度觀察
上週美國股票在觸及歷史高點後下跌。經濟數據不如預期,引發市場擔心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了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標普500指數週五下跌1.7%(週跌幅也為1.7%),創兩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而偏重科技股的納斯達克指數收低2.2%。債券則上漲,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下跌8個基點至4.42%。
header.search.error
深度觀察
上週美國股票在觸及歷史高點後下跌。經濟數據不如預期,引發市場擔心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了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標普500指數週五下跌1.7%(週跌幅也為1.7%),創兩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而偏重科技股的納斯達克指數收低2.2%。債券則上漲,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下跌8個基點至4.42%。
標普全球追蹤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美國綜合PMI產出指數顯示,美國商業活動放緩至17個月低點。企業普遍對關稅調整、聯邦支出縮減和地緣政治風險等感到擔憂。服務業指數逾一年來首次出現收縮。
此外,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2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15個月低點。通膨預期從上月的3.3%躍升至4.3%,創2023年11月以來最高,家庭似乎正為貿易政策推升物價做準備。
在週五下跌之後,標普500指數自年初以來仍有2.2%漲幅,接近歷史高點。我們預期股票仍會在波動下持續上行,市場回跌將帶來買入機會。
消費者對通膨的預期上升,但物價壓力應會緩解。對關稅推升成本的擔憂導致消費者情緒發生變化,但我們預期關稅僅會造成一次性物價上漲,而不會在中期內持續推升通膨。此外,儘管通膨仍高於美聯準會2%的目標,但住宅通膨持續放緩,這已反映在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隨著房屋供給增加且租金增長即時數據出現放緩,我們預期未來幾個月總體通膨將呈下降趨勢,使美聯準會有望在2025年繼續降息。這應有利於股市,尤其是對利率敏感的股票。
關稅風險揮之不去,但帶來的衝擊可能不大。標普全球商業活動報告顯示,政策不確定性已經令企業情緒承壓,主要原因包括關稅推升成本以及貿易政策變化導致銷售疲軟。儘管這會帶來短期壓力,但從近期的發展來看,關稅威脅看起來更像是談判手段,而非目的。除了本月稍早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之外,美國總統川普提議的大部分關稅都尚未實施。投資者應為美國採取激進的貿易政策做好準備,但考慮到對美國經濟增長和通膨的潛在衝擊,我們認為關稅計畫不會全部付諸實施。
強勁的盈利增長應會支持美股繼續上漲。由於美國政府的施政重點仍在支持增長及降低通膨上,我們認為美國最終可能針對性,而非全面實施關稅。在經濟強勁、企業盈利穩健、AI熱潮以及貨幣政策寬鬆之際,我們認為美股還有上漲空間。最新的財報顯示,第四季企業盈利有望增長約10%。我們預期2025年盈利將進一步增長9% 。
整體而言,我們預期標普500指數到年底將升至6,600點,不過波動可能加劇。我們認為,投資組合多元化和對沖是關鍵,到期本金贖回策略亦有助於管理股票下行風險。
一週焦點
德國選舉結果對市場信心有何影響?投資者正在消化週日德國聯邦選舉的結果。截至本文撰寫時,初步結果顯示梅爾茨領導的中右翼政黨聯盟贏得約29%的選票。下一步則是組建聯合政府,這一過程可能較為複雜。市場將尤其關注新政府是否有意放寬德國債務上限。
美聯準會最看重的通膨指標能否支持降息?美聯準會1月會議記錄明確顯示美聯準會並不急於降息。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個人消費支出指數(美聯準會最看重的通膨指標),以尋求今年稍晚重啟降息週期的信號。市場預測1月該核心指標將較前月升0.3%,略高於12月的0.2%。倘若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將有利於市場表現。企業層面,本週的重要事件是AI晶片製造商輝達公佈第四季業績。
貿易摩擦是否會再度導致市場持續動盪?疲軟的美國經濟數據引發市場上週五跌勢。儘管近期消息面錯綜複雜,比如美俄啟動談判及川普發出新的關稅威脅,但市場波動相對較平緩。衡量股市隱含波動率的VIX指數低於歷史平均值20。投資者將繼續關注川普是否會落實多項關稅措施——其中迄今大多為口頭威脅。
市場聚焦
通膨風險揮之不去,美聯準會對降息保持謹慎
美聯準會1月份會議記錄顯示,在通膨進一步下降的跡象出現之前,美聯準會傾向按兵不動,而貿易政策變動、移民限制和地緣政治動向將是主要風險。美聯準會官員表示,經過去年三次降息後,當前政策已不那麼緊縮,這讓他們有空間對未來發展進行評估。
川普關稅計劃衍生的通膨效應是主要憂慮。這可能驅使企業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儘管部份美聯準會官員對貿易政策影響的看法樂觀,但大多數認為此將成為通膨朝目標2.0%回落的阻礙。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目前預期美聯準會在2025年的降息幅度為約40個基點。
由於通膨仍高於目標,而新關稅可能驅動物價上漲,美聯準會料對重啟降息保持耐心。然而,住宅通膨應會繼續放緩,進而帶動未來幾個月的通膨率下滑。另外,當前就業增長仍足以支持消費支出,但不會引發通膨擔憂。
我們認為,在降低通膨的同時維持經濟增長應仍是川普的優先事項之一。鑒於通膨上升的政治風險,美國政府不太可能推行持久、激進的關稅,以免重燃物價壓力、打擊增長並衝擊市場。
要點:考慮到美聯準會認為其貨幣政策仍具限制性(意味著在某個時點需要降息),我們對2025年會有兩次降息的預期維持不變。我們青睞美國股票和優質固定收益,包括5年期美國公債和投資級債券。
評估AI概念股的漲勢
全球科技股從1月底的低點反彈,投資者益發相信低成本與高成本人工智慧(AI)模型能齊頭並進,加快各行業的採用速度。納斯達克100指數從2025年低點回升近7%,並在上週中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指數在週四和週五回跌。 “DeepSeek”問世也激勵了中國科技類股,上個月強勁反彈逾25%。此前監管壓力使得中國科技股未能跟上這波AI漲勢。當前投資者焦點轉向將於週三公佈的輝達第四季業績。
雖然AI股已有不小的漲幅,但我們認為後續仍有上漲空間。我們預測全球(不包括中國)AI相關營收將在2026年前達到5,000億美元,而AI總支出也將接近該數字。按35%的預估營業利潤率計算(與雲端平臺和AI半導體公司一致),這意味著明年的營業利潤有望在約3,500億美元。以優質成長股歷史本益比(市盈率)在30倍來估算,我們預期AI的市值可能在年底前達到10.5兆美元,預示AI股2025年可望實現16%左右的漲幅。
中國的AI領域亦具機遇,我們預期未來三年的年回報率將在低雙位數。AI相關營收預期將在2028年前達到500億美元。按20%的預估營業利潤率計算,市值有望在4,800億美元。
要點:儘管關稅和出口管制風險猶存,但我們仍看好AI推動的強勁基本面。在不考慮個股觀點的情況下,我們青睞AI大型股、雲端平臺及全球半導體公司。鑒於基本面改善和政策支持,我們看好中國互聯網類股的投資機會。
川普關稅再闢新戰場
貿易摩擦再度升級。美國總統川普在上週五簽署備忘錄,對向美國科技企業徵收數位服務稅(DST)的國家進行調查,考慮實施報復性關稅,以便令全球貿易“恢復公平”。這項調查的範圍涵蓋了加拿大、法國等。美國政府表示,外國政府對美國公司實施了不公平徵稅,估計這些稅負每年給美國公司造成20億美元的損失。在歐洲,德國保守派聯盟(基民盟+基社盟)在週日的選舉中獲勝,將成為德國下任總理的梅爾茨(默茨)表示將不靠美國“獨立自主”。他表示,當前的美國政府顯然已“大體上對歐洲的命運漠不關心”。
川普亦重申有意對一系列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包括汽車、半導體、醫藥和木材,並將4月2日設定為其內閣確定具體措施的關鍵日期。在此之前,美國政府也決定提高進口鋼鋁材的關稅至25%,並將關稅擴大至更廣泛的下游金屬產品。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認為,關稅措施可能只是談判手段而非目的。針對數位服務稅的關稅可能迫使加拿大、法國及其他國家修訂其相關政策。這些貿易措施的全面影響尚不明朗,而我們的基準情景是:儘管實施了激進的關稅措施,經濟增長仍然不受關稅影響。我們不認為會出現全面加徵關稅的“非常激進”情景,而是採取針對性關稅以促進談判,取得成果。
要點:鑒於當前的貿易情勢發展,我們建議保持投資組合多元化。到期本金贖回策略有助於管理股票下行風險,而高評級和投資級債券可為投資組合發揮穩定作用。黃金也是應對地緣政治和通膨風險的有效避險工具。
非傳統型資產
非傳統型資產類型是包括避險基金、私募股權、房地產和管理型期貨(合稱為“另類投資”)的另類投資。另類投資基金的權益只出售給合格投資者,僅透過提供包含另類投資的風險、表現和費用等資訊的發售文件,敦促客戶在認購和持有基金前仔細閱讀這些文件。另類投資基金的投資具有投機性質,包含大量風險。特別是,這些投資:(1) 不是共同基金,不受與共同基金相同的監管要求;(2) 表現可能出現波動,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或大量投資;(3) 可能涉及有可能增加投資損失風險的槓桿和其他投機性投資做法;(4) 是長期的非流動性投資,一般不存在針對這類基金權益的二級市場,預計也不會開發這種二級市場;(5) 另類投資基金的權益一般不流動,受轉讓限制制約;(6) 可能不需要定期向投資者提供定價或估值資訊;(7) 一般包括複雜的稅務策略,向投資者分發稅務資訊時可能會有延遲;(8) 費用可能高昂,包括管理費和其他費用和開支,所有這些都會讓獲利減少。
另類投資基金的利益並不是任何銀行或其他已投保的存款機構的存款或義務,也不由任何銀行或其他已投保的存款機投擔保或背書,未經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或任何其他政府機構在聯邦範圍內投保。在投資另類投資基金之前,潛在投資者應瞭解這些風險,具備在較長的時期內承受這些風險的財務能力和意願,並應當把另類投資基金視為總體投資計畫的補充。
除了另類投資一般存在的風險,下列風險的與投資這些策略相關的其他風險:
附錄(風險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