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也喜憂參半。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超預期,增添美聯準會降息時點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1月零售數據意外大幅下降0.3%。此外,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對國會表示,由於美國經濟依然強勁,美聯準會並不急於降息。

美國1月CPI較上年同期上漲3.0%,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較上年同期升3.3%。在月度變化方面,整體CPI上升0.5%,創2023年8月以來最快增速,而核心CPI攀升逾0.4%(接近0.5%),為2023年4月以來最大升幅。食品、汽油和交通服務的價格上漲促使通膨超出預期,並抵消了服裝和傢俱等分項的價格下降。

雖然CPI高於普遍預估,但整體而言,通膨仍然呈下降趨勢。我們預期未來幾個月通膨將進一步回落。

住宅通膨依然是重要驅動因素,但預期將放緩。令人鼓舞的是,1月業主等價租金(OER)較前月升0.3%,與12月份的增幅持平,較上年同期升4.4%,為2022年1月以來最低增速。由於OER是驅動核心通膨率的主要因素,該指標持續放緩將有助於緩解物價壓力。一般而言,CPI落後於即時租金指標,因此這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會完全反映在官方通膨數據上。住宅供給增加和租金增長放緩,應會在未來幾個月逐漸推動住宅通膨下跌。

另外,上週四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令市場較為放心。不含食品和能源的1月核心PPI上升0.3%,符合普遍預估。數據表明,價格上漲集中於能源和食品,而非反映廣泛的通膨壓力。

儘管短期內數據起伏,但總體通膨趨勢依然向下。 儘管月度升幅較預期高,但總體通膨率已從2022年超過9%的高峰大幅下降。最近的部份價格上漲是因為暫時性因素而非實質需求壓力而起,比如供給中斷導致雞蛋價格飆升15.2%及汽油價格上升1.8%。隨著這些衝擊消退,通膨應會延續其下降趨勢。這有利於美聯準會對寬鬆政策保持耐心。

此外,1月核心CPI與2023年、2024年同一月份的增幅相近,意味著這可能是季節性效應,而不是通膨趨勢出現根本變化。然而,關稅是驅動通膨上行的一個風險因素。如果對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可能會促使價格大幅上揚。

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但不再加劇通膨。 上週,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稱勞動力市場“總體上處於平衡狀態”,且“並非嚴重通膨壓力的來源”。這意味著雖然就業增長雖有所放緩,但強度仍足以支持消費者支出,且不至於再度引發通膨擔憂。隨著招聘有序降溫及工資增長趨穩,勞動力市場能繼續支持經濟擴張,同時不影響通膨下行趨勢。

因此,考慮到美聯準會仍認為其貨幣政策仍具限制性(意味著某個時點需要降息),我們繼續預期通膨逐漸放緩,美聯準會會在2025年下半年降息。在此背景下,當前環境有利於風險資產,這得益於經濟保持韌性、企業盈利增長穩健、AI繼續發展及收益率逐步下降。我們的基準情景是“針對性關稅”,包括針對性措施以及透過談判取得成果。儘管市場可能持續波動,我們對標普500指數6,600點的年底目標保持不變。固定收益方面,我們的基準情景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到年底時將下降至4%。我們青睞投資級債券,並看好以5年期美債鎖定具吸引力的收益,同時避免承擔過多的存續期(久期)風險。

一週焦點
新的關稅政策是否會繼續加劇波動?川普政府近幾週連串宣佈關稅措施後,本週節奏是否會放緩?白宮的進一步行動是否會為市場帶來進一步波動?

金價能否繼續上漲? 上週,黃金屢創歷史新高。對潛在全球貿易衝突的擔憂是最近一段時間黃金走高的原因之一。繼去年金價上漲逾25%之後,投資者將關注金價漲勢會否延續。

全球降息週期會否在2025年加大力度。本週,澳洲央行和紐西蘭央行將作出新的利率決議。

市場聚焦
關稅行動促使貿易不確定性上升隨著川普政府推進關稅政策,貿易問題在上週依然備受關注。上週二,美國將進口鋼鋁製品的關稅提高至25%,取消免稅額度和豁免政策,並將徵稅範圍擴大至更廣泛的金屬產品。

上週稍晚川普簽署了一份備忘錄,要求對貿易對手徵收“對等關稅”,以匹配這些國家對美國出口徵收的關稅。該指令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和商務部根據各國的情況制定進口稅,並將增值稅、補貼、外匯政策和數位服務稅等非關稅壁壘考慮在內。

不過,上述措施可能只是談判手段,而非確定實施的政策。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對鋼鋁徵收的關稅可能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最大的輸美金屬供應國)重啟貿易談判。依據第301條制定的“對等關稅”則旨在應對川普政府認為的不公平貿易做法。

關稅威脅已發揮促成談判的作用。為避免貿易戰,歐盟主動提議降低美國汽車的關稅,並提出向美國購買更多液化天然氣和軍事裝備。此外,川普與印度總理會晤後表示,兩國將力求降低印度對美國商品的“極高”關稅,並就購買美國石油、天然氣和戰鬥機達成協議。

總體而言,我們的基準情景是“針對性關稅”。我們預期美國不會持續徵收全面關稅,而是以促進談判為方向採取針對性措施。

要點:儘管上週市場走勢穩定,但我們認為投資者仍應對貿易和關稅政策變動保持警覺。在市場震盪之際,投資者需要更加注重投資組合多元化並進行避險。股票方面的到期本金贖回策略或許有助於限制投資組合的下行風險。此外,黃金也是有效的投資組合對沖和多元化工具。

市場重燃對俄烏停火的期待
最近幾天,市場對俄烏可能停火的預期上升。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俄雙方已同意立即開啟談判。隨後川普還提到,計畫與普京在沙國舉行會晤。這將是2021年以來兩國領導人的首次當面會談。

全球市場愈發預期持續三年的俄烏戰爭將在談判下結束:歐元和東歐貨幣走升,歐洲股票上漲,而石油價格下跌。

儘管我們的基準情景是在年內停火,但由於缺乏信任及各方期望的結果相去甚遠,談判可能持續較長時間。

西方支持的烏克蘭領導層可能不願簽署放棄俄占領土的協議。結束戰爭可能意味著烏克蘭喪失部份領土(以後可能透過外交手段收復領土),但會獲得安全保證和重建承諾。俄羅斯可能協商取消制裁,並部份恢復向歐洲供氣。但我們認為,供氣量不太可能恢復至戰爭爆發前的水準。

上行情景包括停火談判進展迅速,但路徑高度不確定。而且我們認為,雖然俄羅斯高層最終樂於達成協議,但目前似乎並不急於接受停火。

要點:雖然停火有望提振市場情緒,但我們仍然建議在各地區多元化配置,利用股票、債券、房地產和另類資產*應對地緣政治風險。我們建議將現金投入股票、高評級債券及投資級債券以獲取收益,並考慮AI機會以及電力和資源領域。

*服務和產品之提供應依據(且受限於)相關應適用之法令規章、集團政策及投資者適合度等規定。

1月美國通膨率高於預期,為美聯準會降息時點增添不確定性。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前月升0.5%,為2023年8月以來最快;核心CPI較前月升幅逾0.4%(接近0.5%),為2023年4月以來最大。通膨分項普遍超出預期,CPI籃子中約四分之一上漲至少1%。

與此同時,1月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上升0.3%,符合預估。整體PPI漲幅集中於能源和食品,顯示並非廣泛出現通膨壓力。儘管CPI月升幅高於預期,但總體通膨率已較2022年9%以上的峰值大幅回落。特別是,反映住宅成本的指標業主等價租金(OER)1月上漲0.3%,與12月持平,較上年同期增幅為2022年1月以來最小。OER是核心通膨率的重要驅動因素,該指標持續放緩將有助於緩解物價壓力。

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上週二稱勞動力市場“總體上處於平衡狀態”,且“並非嚴重通膨壓力的來源”。這意味著雖然就業增長雖有所放緩,但強度仍足以支持消費者支出,且不至於再度引發通膨擔憂。

要點:由於美聯準會認為其政策利率仍具限制性,我們對2025年降息兩次的預期保持不變,並看好投資級債券和五年期美債。股票方面,我們認為AI驅動的增長、具韌性的經濟和收益率的逐漸下降將在今年支撐股價上漲。

非傳統型資產

非傳統型資產類型是包括避險基金、私募股權、房地產和管理型期貨(合稱為“另類投資”)的另類投資。另類投資基金的權益只出售給合格投資者,僅透過提供包含另類投資的風險、表現和費用等資訊的發售文件,敦促客戶在認購和持有基金前仔細閱讀這些文件。另類投資基金的投資具有投機性質,包含大量風險。特別是,這些投資:(1) 不是共同基金,不受與共同基金相同的監管要求;(2) 表現可能出現波動,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或大量投資;(3) 可能涉及有可能增加投資損失風險的槓桿和其他投機性投資做法;(4) 是長期的非流動性投資,一般不存在針對這類基金權益的二級市場,預計也不會開發這種二級市場;(5) 另類投資基金的權益一般不流動,受轉讓限制制約;(6) 可能不需要定期向投資者提供定價或估值資訊;(7) 一般包括複雜的稅務策略,向投資者分發稅務資訊時可能會有延遲;(8) 費用可能高昂,包括管理費和其他費用和開支,所有這些都會讓獲利減少。

另類投資基金的利益並不是任何銀行或其他已投保的存款機構的存款或義務,也不由任何銀行或其他已投保的存款機投擔保或背書,未經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或任何其他政府機構在聯邦範圍內投保。在投資另類投資基金之前,潛在投資者應瞭解這些風險,具備在較長的時期內承受這些風險的財務能力和意願,並應當把另類投資基金視為總體投資計畫的補充。

除了另類投資一般存在的風險,下列風險的與投資這些策略相關的其他風險:

  • 避險基金風險:存在專門與避險基金投資相關的風險,可能包括與投資賣空、選擇權、小型股、“垃圾債券”、衍生品、危困證券、非美國證券和非流動投資相關的風險。
  • 管理型期貨:存在專門與投資管理型期貨項目相關的風險。例如,並不是所有的經理人都始終關注所有的策略,管理型期貨策略可能具備重大的方向性要素。
  • 房地產:存在專門與投資房地產產品和房地產投資信託相關的風險。包括與債務、一般經濟或當地市場情況的不利變動、政府、稅收、房地產和分區法律或法規的變動相關的風險,與出資要求相關的風險,對於某些房地產產品,則存在與按照聯邦稅法獲得優惠待遇的能力相關的風險。
  • 私募股權:存在專門與投資私募股權相關的風險。可臨時提出出資要求,未能滿足出資要求會造成重大不利後果,包括但不限於損失全部投資。
  • 外匯/貨幣風險:投資美國以外地區證券發行人的投資者應注意,即便是以美元計價的證券,美元與發行人“本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也會對這些證券的市場價值和流動性造成意外影響。這些證券可能也會受到美國投資者可能並未知曉的其他風險(如政治、經濟或監管變動)影響。

附錄(風險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