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A股研讨会:专家团为您深度解读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4年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3万亿人民币,已成为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并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加速前进。
在近期举行的瑞银证券中国A股研讨会上,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亚太电子交易主管李菁与众多与会专家一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展望,为投资者带来最新洞见。
主题:多元与创新塑造大湾区未来发展之根基
连沛堃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
“我们现在说的粤港澳大湾区
其实大湾区这个概念在日本在美国都有
但是我们现在说的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
它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不一样
其实还是围着它是比较多元,还有创新,这两个点
第一,说到多元
其实它是在一个地方里面有香港澳门,也有广东省
里面其实有多元的文化,有几套的制度
以及有境内境外的资本都融合在一起
我们其实有很多跨境的产品
比如说互联互通、理财通以及一些保险的产品
都是通过刚刚说的一些多元的一些资源产出出来的
这个是第一个
然后第二,我们说回是创新
今年我们是非常荣幸在我们的A股研讨会里面
请到大湾区里面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过来跟我们做一个访谈
我们都知道大湾区里面有一个创业的精神
不只是现有的一些创业家
还有大湾区里面的人口红利
包括很年轻教育水平很高的一些年轻人
他们都是围着说R&D在一些大科技
大健康的一些产业里面去发展
这个也是一个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很重要的引擎
最近其实有一些国家的政策也是在配合
包括国务院前面发表的河套地区的规划发展
这个就是真正说明了大湾区是融合在一个点
有人,有资本,有科技,还有创业家的精神
在一个地方,有土地,来做出一个未来发展的引擎
也说明我们一直看好大湾区的一个发展的概念
是为什么,这不只是一个概念
其实我们从未来整个我们对整个大湾区的GDP的一个预测
也是会比我们整个中国的发展的速度会走得更快
就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去驱动的”
6%增速或超中国其他地区
6%增速或超中国其他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等9座城市,以及香港与澳门两个中国特别行政区。这些城市共同构成了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人的粤港澳大湾区。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
“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着150余所高校,以及数以万计的创新者拥有150多万项专利,其中大部分创新与科技有关。在大量致力于创新的年轻人才的支持下,我们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保持乐观。”
瑞银证券预测,到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名义GDP将达到2.3万亿美元,与2022年的1.9万亿美元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6%。尽管过去几年面临挑战,但对到2025年6%复合年增长率的预测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速或将超过中国其他地区。
当前,深中大桥、深惠城际铁路等多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以满足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基础设施的升级将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更重要的是,它将缩小珠江三角洲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深中大桥带来巨大改变
深中大桥带来巨大改变
交通拥堵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项负担。连接珠江三角洲两岸的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每天的车流量已超过10万人次,被认为是中国最繁忙的桥梁。而即将建成的深中大桥,将极大缓解这一现状。
深中大桥,又称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以及广州市南沙区的一座建设中的大桥,这座全长24公里的大桥将于2024年年中建成通车。预计通车后,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的交通时间将从目前近两小时缩短到30分钟,通勤时间将大大缩短。
连沛堃表示,深中大桥的建成将对未来的诸多行业产生影响: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我们预计深中大桥通车后,会立即带来交通流量的转移。连接新桥的高速公路或将受益于额外的交通流量。
机场
机场
由于深圳毗邻深中大桥,这将为深圳机场吸引更多来自珠三角西部地区的国内旅客。而来自该地区的国际旅客,可能会通过港珠澳大桥经香港起飞。
房地产
房地产
深中大桥的开通可能会缩小深圳与中山这两座城市之间的房价差距。中山市(除核心区域外)没有购房限制,中山的抵押限制相较深圳更为宽松。新桥的开通可能会让一些人倾向于在中山购买更大的公寓,并通勤到深圳工作。
此外,新桥的开通也促进了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之间的经济联系,对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和房地产市场都有积极的影响。鉴于深圳的房地产和土地价格较高,一些经济活动可能会迁移到中山,利用那里地价较低的优势。
白色家电
白色家电
珠三角西部是中国白色家电制造业的发源地,而他们也将受益于深中大桥的开通。运输成本通常占家电公司总成本的1.3%,而随着通往海港出口运输时间的缩短,这些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
大桥连接着两岸的交通,而股票通、债券通等交易机制同样像一座桥梁,推进着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对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题:沪深港通多项政策 利好中国股市机构化进程
李菁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亚太电子交易主管:
“首先,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
最近宣布了要在沪深港通、北向和南向上
推出大宗交易的共识
大宗交易是全球各大交易所比较常用的交易机制
允许卖方机构帮助投资者寻找对手方,并报备给交易所
这个交易机制是一个很显著的优化
能够进一步提高投资者整体的交易效率
其次随着近期中国下调印花税
中国市场微观结构如何变化也值得观看
过去几年我们发现,中国股市越来越机构化
散户现在可能占日交成交量50~60%左右
降低印花税,有望促进各种中长期其他策略入市
非常令人期待
最后,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
也提到了一系列可能改进的方向
包括继续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
南向交易引入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在香港上市国债期货和A股股指期权
进一步研究对冲工具
比如说深圳100期货,或者扩大融标券的范围
以上的很多这些可能的优化
都会对市场有比较好的影响
我们应该持续关注接下来的动向”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会港交所嘉宾表示,尽管面对诸多宏观挑战,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这两大趋势不会改变。不久前,港交所推出的“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为离岸人民币配置提供新的资产选择,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一步。今后,港交所还将推出更多人民币结算产品,增强交易和结算体验,为投资者使用人民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提供更多便利。
近期,中国证监会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出台了多项利好措施,其中不乏一些有利于A股与港股市场长期健康运行的制度性改革,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亚太电子交易主管李菁表示对新政值得期待。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亚太电子交易主管李菁:
“首先,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近期宣布了要在沪深港通推出大宗交易的共识。这对于交易机制是很显著的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投资者整体的交易效率。
其次,随着近期中国股市印花税的下调,中国市场微观结构将如何变化也值得期待。预计印花税的下调有望促进各种中长期策略入市,中国股市机构化进程将不断推进。
最后,近期中国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了一系列可能改进的方向,包括继续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南向交易引入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在香港上市国债期货和A股股指期权等,这些措施都会对市场有较好的影响,我们将会持续关注接下来的动向。”
免责声明
本文章内容不构成瑞银/瑞银证券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于本文中所载的所有信息和意见的来源处,瑞银/瑞银集团旗下子公司不为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件中的信息、价格、资料和意见是从公开来源获得或公共咨询取得的,未经过瑞银/瑞银集团旗下子公司和/或其任何董事,官员,雇员,代理人,代表和/或顾问或任何其他人的独立核实。对于本文的信息、资料和意见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充分性或任何假设的合理性, 瑞银/瑞银集团旗下子公司和/或其董事,高级人员,雇员,代理人,代表及/或顾问均不会作出任何明示、确正、陈述、保证或承诺。
© UBS 2023 。钥匙符号、瑞银及UBS均属瑞银已注册或未注册的商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