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B Insights研究,今年初全球有75家金融科技獨角獸,隨著投資者找尋前景看好的新平台及顛覆性公司的投資機會,金融科技獨角獸的數量同步地迅速增加。在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及託管平台Coinbase日前在納斯達克直接上市,市值接近850億美元,超越了傳統美國股票交易所的估值水準。
我們認為,全球金融科技行業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金融服務的未來亦將發生不可逆轉的變革,投資者可獲得以下三項啟示:
一、新冠疫情期間,消費者轉向線上金融服務
我們認為,監管當局並無意遏制科技創新、進步及發展,全球科技角力日趨白熱化、兩極化,美國及中國競相爭奪數位世界的領導地位。在美中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中國於十四五計畫中強調了實現科技自主創新的目標;美國總統拜登2.25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料將提升美國競爭力,包括500億美元用於國內半導體製造業,投入資金用於研發,以及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升級高速寬頻基礎設施。
二、金融科技領域中,科技業處於有利地位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銀行業即面對削減成本、規避風險、監管合規支出等影響。行動上網成為主流之際,大型科技公司及小型新創公司紛紛利用金融創新的全新領域,像是電子支付、保險科技、網路借貸、投資平台等數位業務,科技業均處於領先地位。政府加強監管及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屢創紀錄,這表明了監管機構及市場預期這些公司將開始發揮領軍影響力。我們認為,有意進行金融科技收購或投資的既有金融業者,亦有望獲取先發優勢。
三、投資者不應忽視金融科技的監管因素
金融科技已成為各國監管的重點議程,政策制定者已採取對整體金融業及特別針對金融科技的措施,旨在發展金融創新之際亦降低相關風險。中國實施更嚴格的控管,投資者應將關注焦點放在重新評估其商業模式、私人用戶大數據價值、資本要求及未來利潤上。相較之下,美國加密貨幣的規則一直是自由放任,涉及該領域的營運企業面臨著重大的未知風險。
結語
隨著未來12-18個月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陸續上市,可望為投資者帶來更多以下領域的長期佈局機會:線上支付平台、金融科技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我們預期時至2030年,整個金融科技市場的規模將成長兩倍以上,達到7500億美元。我們並認為,更完善的監管體系,長期而言將有利於金融業及消費者,營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減少金融環境中過度集中及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