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van Brown Luke Kawa

僅供專業投資人瀏覽之網頁包含不適合一般投資人風險承受度之產品,您欲以專業投資人之身份繼續瀏覽此網頁,請確認您為符合《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4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十一條定義之專業投資人。

經濟成長再加速的證據

重點摘要

  • 年初金融資產表現強勁,反映出投資人對於景氣可能衰退的悲觀情緒消退,因為通膨減速意味著央行政策緊縮週期正邁向尾聲。
  • 我們認為,美國、中國及歐洲經濟成長再加速的證據,未來將是各個市場更強有力的催化因素。
  • 我們認為,股市的景氣循環族群,更有餘裕反映這種優於預期的成長背景。
  • 經濟成長展現韌性,也意味著更可能出現通膨率相較於疫情前景氣週期居高不下的情況,恐將挑戰全球股市內較昂貴類別 (例如美國) 的估值水準。

今年開春的金融市場出現「萬物齊漲」的情況,原因即在於經濟可能即將衰退的擔憂 (我們認為此種疑慮不合時宜) 逐漸消退。

在我們看來,價格波動源自於兩大關鍵因素。首先是通膨放緩,投資人因此堅信央行的緊縮行動接下來會逐步退場。舉例來說,暫無獲利、早期階段成長股以及長期政府公債等市場類別,皆成為這波觀點轉變的最大受惠族群。其次,從經濟活動當中也能找到成長再加速的證據。隨著時序邁入 2023 年後期,相信這樣的發展將成為更形重要的市場催化因素。

相較於美股,我們持續看好新興市場股票,此係考量中國重新解封以及相對估值誘人的背景下,新興市場股票的盈餘修正動能更為出色。我們也樂觀看待股市中景氣循環類股,例如能源和金融類股、美國小型股與大型股,以及價值與成長因素。我們發現,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豐厚的利差展現吸引力,同時研判仍有壓縮利差的空間。

據研判,短期內美元匯價可望持續走軟,原因在於聯準會緊縮行動即將結束、中國經濟反彈拉抬了全球成長力道,以及能源價格高漲的歐洲各國承壓狀態紓緩。

現今頗具抗跌韌性的經濟成長環境,已為美國長期政府公債的殖利率預設了下限,而我們認為目前殖利率已經觸底。此外,若是針對指數層級佈局股市,優於評價水準的實質經濟成長環境,未必屬於利多。經濟成長韌性過強,不但提高了通膨餘波的機率,我們認為也可能連帶促進利率長期走高的環境再延續。有鑑於名目成長穩健,以及全球股市的估值昂貴 (主要動力來自於少數幾家美國企業),未來原物料的表現料將超越全球股票。

圖 1:全球成長率向上修正

2022 年 9 月起全球、美國、歐元區和中國地區之盈餘/成長預測修正

圖 1 為線性圖,反映 2022 年 9 月起全球、美國、歐元區和中國地區之盈餘/成長預測修正。最近 2 個月所有地區的預測值皆有所改善,超過 2022 年底的修正值。

從阻力轉為助力

美國勞動市場的氣勢依然看似不可動搖,尤其是 1 月就業成長率之高令人震驚,初次及連續失業補助申領人數一概等於或低於 2019 年底的水準。薪資成長趨緩之際,民間部門辭職率等指標則顯示,相關數據可能維持在高於疫情前夕的水位。超額儲蓄已明顯縮減,無法再為美國的民間支出建立牢固的底線。但是對於美國消費者而言,現今實質總所得的正向成長卻為「今後的持續走強」提供了理由。自 8 月初起,美國通膨調整後消費能力的三個月年化成長率持續走揚,原因在於物價壓力放緩的速度更甚於薪資及就業成長率。繼 12 月令人擔心的下滑之後,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的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復於年初飆升,意味著美國經濟最重要的一環 (亦即服務業) 動能並未受到波及。

圖 2:實質所得成長為消費者支出提供更多助力

美國實質總合所得成長率 (3 個月年化率) 顯示,縱使成長率自 2022 年第三季觸頂下滑

圖 2 美國實質總合所得成長率 (3 個月年化率) 顯示,縱使成長率自 2022 年第三季觸頂下滑,目前仍高於該年度上半年的水準。

圖 3:歐洲經濟活動正逐漸擺脫困境

歐元區各種經濟指標走勢

圖 3 以線性圖顯示歐元區各種經濟指標走勢,包括 Sentix 經濟信心指數、歐元區經常帳數據以及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最近的報表期間裡,這三項指標均呈現上揚走勢。

最近三季的住宅投資 (一般公認的美國整體經濟領先指標),固然成為美國 GDP 成長的主要阻力,實際拖累的幅度很可能低於預期。美國 30 年期固定房屋貸款利率自頂點下調將近 100 個基點,重振國內房市活動,年初起房屋貸款申請件數持續走高。

同時,中國料將重拾全球經濟成長引擎的角色;隨著政府解除人流與物流禁令,新冠病毒亦迅速擴散,目前的嚴重病例與住院患者等防疫指標,均較峰值下滑 70% 以上。中國持久且全面的經濟解封,可能為服務業支出提供了最大的提振力道,同時我們研判,經濟解封的過程亦將帶動經濟普遍成長。在我們看來,中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可望迅速反彈至正值區間。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據過往經驗,可能對於全球工廠活動帶來正向的外溢效應。

投資人的熱議焦點,也從討論潛在歐洲景氣衰退的嚴重程度,轉而疑惑究竟經濟是否真的會降溫。四個季度的數據先後顯示,幾乎持平的活動 (調整愛爾蘭稅賦政策相關的扭曲之後) 進一步證實了這個冬季的歐洲各國市場如何避免陷入左尾風險。前瞻性指標的走勢符合經濟走過低谷,且正邁向復甦道路之趨勢;更重要的是,能源價格高漲所帶來的壓力,顯然沒有市場所想像的那麼嚴峻。能源及天然氣的批發價位,大約僅達 12 月歐洲央行預測的 2023 年價位的一半,如此結果對於歐洲產業及消費民眾而言,顯然屬於利多。

資產配置影響

我們認為市場正進入更微妙的環境,雖然比較不利於 beta 係數部位,但有別於市場共識,對於經濟活動的提振超乎了預期。

通膨觸頂以及央行的強硬態度,有助於眾多投機性、較昂貴資產大幅反彈;這類資產遭逢緊縮行動,受損最為顯著。在我們看來,這樣的「買進被聯準會弄跌的資產」策略仍有其限制。經濟成長展現韌性,意味著各國央行難以一舉引導通膨率下降至目標值,也意味著政府公債殖利率進一步下降的空間有限。考量這樣的情況,我們認為,2022 年間估值壓力一度進逼價位偏高非週期性/成長類股的局面,可能再度出現。

根據我們的看法,最誘人的投資機會依舊在於股市當中的景氣循環領域,除了估值相對低廉,且更緊密連結著這一波的經濟活動再加入。與美國之間的相對經濟成長差距,可能趨向有利於全球其他地區,我們判斷這將會導致美元持續面臨貶值壓力。置身美元持續貶值的環境裡,我們偏好的幣別為日圓、墨西哥披索與澳幣。

整體名目成長呈現抗跌韌性 (尤其是中國) 再加上供應面緊俏,原物料價格上漲的結果已不可免。同理,偏高的股票估值以及有限的短期經濟衰退風險,致使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的利差交易機會展現了相對的出眾魅力。

資產類別吸引力 (ACA)

下圖顯示了截至 2023 年 2 月 3 日,資產配置團隊對於整體資產類別吸引力有何看法。左側的彩色區塊,反映了我們對於全球股市、利率和信用市場的整體訊號。其餘評等則反映了特定區域內,股票、利率、信用市場與貨幣等資產類別的相對投資吸引力。由於 ACA 並未包含所有資產類別,整體訊號淨值仍可能會呈現正值或負值。

資產類別吸引力 (ACA),瑞銀資產管理投資解決方案團隊的總體資產配置策略團隊,截至 2023 年 2 月 3 日資料

資產類別

資產類別

整體 /

相對訊號

整體 /

相對訊號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資產類別

全球股市

 

整體 /

相對訊號

淡紅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我們認為,全球股市在指數層級的風險報酬比,並不特別具吸引力。考量股票風險溢價,股票價位相較於債券更顯昂貴,且我們相信盈餘預測仍有下調空間。
  • 重要的是,美股仍占全球股票近 60%,其估值高昂且盈餘亦出現不明顯的修正。
  • 我們對於 2023 年全球經濟活動,則比一般市場看法更為樂觀,但比起在指數層級佈局股市,仍有其他更理想的方式可供反映這種投資偏好。我們看好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仍然高度寬鬆的地區與產業,例如中國,以及金融與能源產業等。

資產類別

美國股市

整體 /

相對訊號

淡紅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美國股市長期以來相對昂貴,但卻憑藉優異的獲利成長,合理化這樣的估值溢價。
  • 近期的盈餘修正,對於美國股市的影響程度,尤甚於全球股市。由於盈餘表現由超前轉為落後,美國股市相較於全球股市而言,更容易受到評等下調所波及。
  • 此外美國股市的週期性質也比較弱,倘若全球經濟活動如我們所預期的意外上漲,美國股市的表現有可能遜於全球股市。

資產類別

美國以外已開發市場股市

整體 /

相對訊號

灰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國家股市估值雖具吸引力,但也高度受到景氣循環所左右。在國內政策立場與外部風險的脆弱程度上,不同的已開發市場存在著許多差異。
  • 我們對日圓升值深具信心,這也會降低日本股市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吸引力。股市受到強大國內財政支持所鼓舞,如果我們對於經濟的樂觀看法得以實現,全球實際經濟活動的強勁表現可能會進一步提振股市。
  • 天然氣供應的成功確保以及尚稱溫暖的冬季,都降低了歐洲股市的左尾風險。然而,在經濟活動疲軟期間,歐洲央行承諾將政策利率推升至緊縮區間,料將對於估值提升的幅度有所限制。

資產類別

新興市場 (EM) 股市
(不含中國)

整體 /

相對訊號

淺綠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中國經濟解封的主要題材,乃是國內消費活動的恢復,但我們認為,相關活動仍將針對中國的貿易夥伴與大宗商品市場,帶來一定程度的正向外溢效應。
  • 大致而言,EM 股票不但下調評等,且整體盈餘預期下滑幅度也超過 DM 股票;在我們看來,這限縮了新興市場股市往後表現落後全球股市的可能性。短期內盈餘修正也有利於 EM 股市,尤甚於美國,主因乃是中國經濟可望反彈。

資產類別

中國股市

整體 /

相對訊號

淺綠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中國迅速放棄新冠肺炎清零政策,為該國的經濟復甦與國內風險資產表現的超前,預先鋪了路。除了解除人流物流的禁令,再加上全面支持不動產市場的新措施,我們的信心隨之進一步強化,據此看好經濟活動與企業獲利在 2022 年至 2023 年間可望改善。
  • 新冠疫情在人口當中迅速擴散之際,考量到更持久、更全面的經濟活動解封即將落實,投資人自然也就更不拘泥於經濟活動當中的某些疲軟現象。
  • 我們正密切關注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對峙局勢,畢竟這有可能對於企業營運表現以及估值雙雙帶來左尾風險。

資產類別

全球存續期

整體 /

相對訊號

灰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長期債券殖利率理當呈現區間整理;在勞動市場數據及經濟韌性穩健之餘,央行政策的緊縮週期已有相當進度,此外景氣在未來衰退的風險仍沒有消失。
  • 各國央行堅持緊縮 — 即使步伐轉趨緩慢 — 並且尚無意願改變政策方向,料將導致殖利率曲線相對平坦。

資產類別

美國公債

整體 /

相對訊號

灰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美國公債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避險資產。聯準會即將升息至適足的緊縮區間,並打算在服務業通膨 (這點與勞動市場密切相關) 明顯降溫以前,維持相當的緊縮政策。
  • 國內就業市場的持久強勁表現,對於美國國庫券來說,乃是關鍵的下檔風險。縱使政策緊縮幅度激烈、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全球製造業活動收縮,諸多就業市場指標仍無任何降溫跡象,這有可能促使聯準會更長期將利率維持在高檔,尤其是經濟活動即將在短期內持續加速的狀況下。

資產類別

美國以外
已開發市場債券

整體 /

相對訊號

淡紅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歐洲央行準備於第一季啟動量化緊縮,並宣佈其終端政策利率將高於 3%。歐洲央行採用新的傳導保護機制,透過資產收購壓低外圍市場與核心市場之間不合理的價差,據以擴大升息空間。
  • 縱使面對偏高的薪資成長與通膨壓力,推升了結構性向上重估通膨風險的可能性,英國央行顯然並不願意進一步實施緊縮政策。保守黨蘇納克內閣提出了財政整頓的支出方案,奈何方案的大部分內容均有推遲。
  • 根據我們的觀點,日本央行面對根深蒂固的通膨壓力,於近期擴大殖利率曲線控制區間,此係朝向貨幣緊縮邁出的重要一步。

資產類別

美國投資級 (IG)
公司債

整體 /

相對訊號

淺綠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由於無風險利率上升以及利差擴大,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的整體殖利率變得更具投資魅力。我們認為,考量平坦的公司債曲線與豐厚的收益機會,較短期的投資等級債券尤具吸引力;這也符合我們所認定,經濟將在短期內保持強韌抗跌的觀點。

資產類別

美國非投資級公司債

整體 /

相對訊號

淺綠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非投資級公司債的利差從 2021 年中期的低點顯著擴大,但在成長風險的背景下,仍顯得相當狹窄。我們對於經濟固然抱持樂觀態度,但我們認為投資人的下檔風險尚未獲得足夠補償,無法為其增持提供合理基礎。

資產類別

新興市場債
美元
當地貨幣

整體 /

相對訊號

淺綠色

灰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由於具備利差交易機會、利率波動趨緩以及偏低違約率,我們正向看待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
  • 由於升息的時機遠遠早於已開發市場央行,新興市場當地債券的利差交易背景更為正向,資產類別面對全球大幅緊縮的抗跌體質也有所提升。

資產類別

中國主權債

整體 /

相對訊號

灰色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陣容當中,中國債券已經從較高收益券種轉變為較低收益資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公債的魅力。
  • 然而,中國政府債券的抗跌特質強化了投資魅力,這樣的特質在新興市場國家當中並不常見,且其相對全球債券指數具備了偏低的 beta 係數。

資產類別

貨幣

整體 /

相對訊號

 

瑞銀資產管理的看法

  • 我們認為美元匯價已觸頂,並進入區間震盪下檔的環境。美元持續貶值的催化因素 (聯準會結束緊縮週期、歐洲能源壓力減弱、中國新冠清零政策退場) 逐漸成形。由於估值便宜、日本央行政策緊縮以及避險資產特性,日圓是我們最青睞的貨幣。某些新興市場外匯如墨西哥披索,由於利差頗有吸引力,表現有望優於部分 G10 國家外匯,諸如英鎊與紐幣。

資料來源:瑞銀資產管理,截至 2023 年 2 月 3 日之資料。圖中觀點係以 3 至 12 個月的投資期作為根據,未必反映投資組合的實際佈局,往後亦有可能變動。

僅供瑞銀行銷使用及參考。適用對象為全球專業 / 合格 / 機構客戶和投資人,以及美國零售客戶和投資人。

相關投資見解

聯繫我們

取得我們的聯繫方式

需要與我們聯繫。

介紹我們的領導團隊

認識負責瑞銀資產管理戰略方向的團隊成員

尋找我們的辦事處

我們比您想像的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