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

全球股市連續第二天走跌,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中國境外擴散所致,市場恐慌情緒持續蔓延,避險性資產大漲。

觸發2月25日市場大跌的主因是,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我們預期新冠病毒將在美國出現進一步傳播的情況,可能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衝擊。」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亦建議各國做好抵禦病毒的積極準備,而美國行政部門官員向國會議員表示距離疫苗正式上路可能仍需至少12至18個月的時間。

全球確診病例數持續增加,截至25日至少38國證實出現新冠病毒的感染現象,瑞士出現了第一起病例報告,同時奧地利有兩起感染案例,這三人曾往返義大利,顯示病毒有可能進一步在歐洲四處傳播,同樣身處歐洲的法國及西班牙亦出現多起病例。

標普500指數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公開發言後收跌3.03%,歐洲Euro Stoxx 50指數下跌2.07%;相對地,新興市場股票表現亮眼,新興市場及中國ETF在美股交易時間僅小跌約0.4%,在此同時,對避險性資產的需求壓低了十年期美債收益率至1.35%,目前市場預期美聯準會於四月前降息一次的機率為70%。

VIX波動率指數觸及自2018年12月以來的高位,股市連續第二天大幅走低,順勢操作的基金加劇系統性賣壓,投資人降低槓桿部位亦可能對賣盤造成推波助瀾的效果。歐元兌美元持續升值至1.088,可能來自於投資人看空歐元的空單回補現象。黃金價格下滑1%至每盎司1,641美元,這亦顯示投資降低槓桿部位的另一跡象。

後續下一步?

考慮到病毒的潛伏期,未來兩週將是判斷疫情爆發程度、有關當局願意採取何種措施、疫情能否得到控制以及這些措施對經濟有何影響的關鍵時點。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亦於25日指出,目前新冠疫情尚未於美國境內散播。美國及歐洲政府皆採取積極措施、社會大眾提早獲得對此疫情充分的風險告知、有能力辨識病例間的相關性並將其隔離,應可望抑制病情在當地進一步擴散,儘管在病情開始傳播之前難以預防更多的感染。

雖然在中國境外的確診病例數持續大幅增加,引發了各國進行積極隔離防疫措施,暫停經濟活動(就算僅有幾週光景)仍將對增長造成重大影響;然而,前述積極措施可能僅限於特定區域或經濟板塊。此外,隨時間推移,對於新冠病毒將有更深入了解,可望降低政府、消費者及企業對此疫情威脅作出過度的恐慌反應。

已開發市場雖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但在中國卻出現令人振奮的跡象,中國成功地繼續抑制疫情擴散,湖北以外的新增病例數目前降至非常低的水位,經濟活動逐步正常化及供應鏈中斷現象亦可望緩解,這符合我們的基準情景。

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我們無法準確得知病毒何時可望受控,亦無法預測目前遭受疫情散播的國家將採取何種措施來抑制傳染。但在市場突然暴跌的時候,重要的是保持長期投資信念(美股連兩日大跌,但僅跌至去年12月位置),並透過在資產類別間以及全球範圍內多元化投資來管控風險。

在波動度驟升的時期,投資人亦應持續關注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考量是否該適時著手調整投資部位至目標比重。

同樣重要的是,切勿忽視驅動市場走勢的其他因素,尤其是考慮到未來幾天以及未來幾週可能推出貨幣、財政以及其他政策以應對疫情的情況下。

我們認為以下策略可協助投資者在目前此不確定環境下改善其投資組合的風險回報:

一、相對於歐元區股票加碼新興市場股票。

我們繼續看好新興市場股票,並認為近期MSCI亞洲(日本除外)的下跌帶來了具吸引力的長期入場機會。這是基於我們的以下觀點,即中國將在未來幾週成功遏制疫情,供應鏈中斷得以解決,消費者信心得以恢復,新冠疫情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僅限於今年第一季。

二、尋求「居家防疫」和「高股息」類股票,避開旅遊相關板塊。

我們在亞洲的投資框架也適用於歐洲:1)投資者應避開最易受到衝擊的板塊,比如航空公司和酒店;2)投資「居家防疫」類股票,比如電子商務、遊戲和食品配送,隔離措施將推動這些行業的需求增加;3)尋求可持續的「高股息」類股票,這可被視為相對安全的資產,尤其是在債券收益率急劇下降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