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從口水戰轉向真槍實戰

目前,美國同時在三條戰線展開貿易談判,試圖從中國、歐盟及北美自貿區(NAFTA)夥伴國獲得讓步。我們認為,多數激烈的言辭交鋒更像是談判策略,最終各方將會冷靜下來並達成協議。

不過,我們必須維持高度警覺,細察中美貿易衝突是否升級、是否開始危及經濟及企業盈餘,我們觀察將以下指標及跡象:

1. 關稅的直接成本:貿易關稅將會直接影響公司獲利。

除非美國總統川普改弦易轍,否則自7月6日起,美國將對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另有16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尚待評估,而中國已宣佈將採取對等的報復手段。此外,川普威脅將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額外加徵10%的關稅。

若假設上述關稅「全數」由S&P 500成分股公司來承擔,我們預期,獲利將減少360億美元左右,約佔該指數成分股公司13,200億美元獲利的2.7%,而今年美股獲利增長可望接近20%,故上述直接成本的衝擊應不太嚴重。

但中美兩大國針鋒相對、你來我往的報復措施預期將帶來更大的衝擊:川普已摩拳擦掌準備對中國實施第三輪報復行動,歐盟則警告說,若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歐盟可能將對高達2,94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徵稅。

2. 關稅的間接成本:貿易戰是否將打擊商業信心、導致企業延緩投資或人事招聘。

截至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公司(如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下調了盈餘預測,而美國將於7月中旬進入第二季財報季,屆時可能有更多公司下調盈餘預估數字。

信心消退的訊號也可能反映在資本貨品訂單量上:2018年的前五個月,該指標平均較去年同期成長7%,而過去3年的平均水準為負1%。此外,我們的經濟學家將關注採購經理調查中的新訂單分項,是否出現承壓的銳減跡象,或新增就業數據中的聘雇意願(如US JOLTS指標)降低的跡象。

3. 市場氣氛:貿易衝突目前雖對全球經濟及獲利的負面影響仍在可控範圍內,但仍可能會打擊投資人信心,即使僅是口頭上的言辭威脅,也會讓投資人對強勁的經濟及獲利基本面視而不見。

今年上半年,全球公司的每股盈餘(EPS)成長了9%,而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卻表現持平,市場對貿易衝突的擔憂,甚至開始衝擊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該指數在今年6月中旬還屢創新高。

結論:目前,貿易戰所形成的威脅,大多還停留在言辭交鋒,尚未演變成全面開戰。我們認為,強勁的經濟基本面仍可望推動全球股票上漲,但我們將持續密切關注貿易衝突的後續發展,並建議投資人應審時度勢、做好準備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