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漲價,還是別提了吧?

通膨對金融市場益發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對個人財務規劃也是一關鍵性因素,只不過,雖然通膨數據可以反映「整體經濟」的冷熱情勢,但卻不太適合做為衡量「每個人」對物價變化的感受,那為什麼我們難以對通膨達成一致看法呢?

當參加晚宴或家族聚會,我們總是會盡量閃避以下兩大話題,以免一言不合吵了起來或傷了和氣:政治立場及宗教傾向,但現在你似乎也可以將「通膨」加進「社交禁忌話題」名單之列。

通膨又怎麼變得跟政治及宗教話題一般如此引人爭議呢?基本上有些共通點:激烈地抱持己見及獨特的個人經驗。若詢問任一團體中每個人對目前通膨的看法,你可能會聽到落差懸殊的答案,甚至將展開通膨到底比官方數據高得多或低得多的熱議,而每個人對通膨的定義和議論基礎也將大異其趣。

簡而言之,我們對通膨高低難以達成共識。

經濟學家多以集合的整體形式來考量通膨,並以標準一籃子的衡量方式來計算物價變化,儘管這適合用來估算整體經濟情勢,但不必然適用在個人身上,因為每一個人對通膨的體驗過程及感受皆不相同,這可稱之為「個人化通膨」。

我們所消費的各式各樣商品及服務,有些是「想要的」、有些是「必要的」,這左右了「個人化通膨」的變動,甚至在我們一生中它將不斷地動態改變。

另外,我們如何消費也是一重要因素,像是線上購物或實體店面購買、超市大商場或當地小商店,消費形式會影響支付價格,進而對「個人化通膨」造成更大的差異及分歧。

甚至購物「頻率」亦會影響我們對通膨高低的觀感。像是食物或能源等「經常性」購買或消費的商品,一旦價格上漲,我們對通膨增溫的感受將格外深刻,也就是說,相較於電腦或家電等「非經常性」購買的商品漲價,「回購率」高的商品漲價將帶給我們更大通膨壓力。

總而言之,以上因素是不是都讓「通膨」變得跟政治及宗教議題一樣令人坐立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