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摘要
重點摘要
- 基於健康的盈利表現、穩健的經濟成長、低通膨以及全球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 ,我們維持對股票和債券的偏多立場。
- 然而,關稅風險依然存在,因此必須在平衡的投資組合中加以應對。
- 將長天期存續期間投資部位從美國市場轉移到非美國債市,有助於應對通膨風險。
- 我們偏好美國股票、看好美元和日圓(相對於歐元和人民幣)並看好黃金,以幫助降低關稅風險。
我們重申對股票和債券的正面看法。盈利表現健康,經濟成長穩定,通膨仍在下降,全球央行繼續實行寬鬆政策。我們喜歡簡單的策略。
但顯然,市場的不確定性已顯著增加。川普總統上週宣佈的關稅規模將是其第一任期關稅規模的四倍以上,如果這些關稅長期持續,將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幸運的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已被延後,而對中國的10%關稅已經實施,但這些關稅並不超出投資者普遍的預期(且可能在川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會談後被撤銷)。
關稅始終是川普總統議程中的一部分,他傾向於利用關稅作為籌碼來實現非經濟目的(如此次的芬太尼和非法移民問題)並解決經濟不公平的問題(如中美貿易戰)。加拿大和墨西哥能夠透過一些較小的姿態來推遲關稅,此外,哥倫比亞也曾就移民爭議進行過相似的調解,這表明非經濟目標可能較容易解決。
「貿易公平」問題則較難迅速解決,這對歐洲聯盟和中國構成較大的風險。事實上,川普總統最近對歐洲的關稅立場非常強硬,而鑑於必須與27個成員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談判的挑戰,歐洲似乎是最脆弱的區域。川普政府亦將在4月1日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回顧》(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 Review)中公佈更具體的環球貿易策略。因此,儘管近期有短暫的喘息機會,投資者仍必須繼續關注關稅風險。
圖表1:川普總統看似將把注意力轉向歐盟貿易關係
美國貿易關係(單位:兆美金)

實施關稅帶來的經濟風險
實施關稅帶來的經濟風險
關稅對投資者來說難以定價,因為即便關稅為「已知」項目,其經濟結果的規模仍高度不確定。經濟成長與通膨的影響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貿易彈性、企業將較高成本轉嫁的能力、供應鏈整合以及匯率效應。此外,間接效應也難以量化,例如商業不確定性,這可能最終影響投資與就業決策。
在經濟成長方面,由於貿易赤字,美國相比其最大貿易夥伴所受的影響較小,且將關稅收入與財政支出掛鈎,可能有助於減輕負面影響。然而,由於進口價格上漲,以及與全球其他地區相比較強的週期性倉位,美國面臨的通膨風險較高。
美國聯準會的反應機制也尚不明確。理論上,來自關稅的通膨類似於受管制的價格上漲,應該會在接下來的一年內逐漸消退。這也意味著美國聯準會可能會忽略價格效應,尤其是在考慮到關稅對經濟成長可能造成的下行風險時。但如果關稅威脅持續存在,通膨預期可能會脫鈎,這可能迫使美國聯準會採取較為鷹派的立場。因此,關稅提高了股市與債市之間相關性的風險,隨著通膨風險溢價上升,可能會同時削弱股票與債券的表現。
深入了解關稅
深入了解關稅
儘管我們努力保持「簡單」,但現實卻更為複雜。基於基本面,我們仍維持當前的偏多風險立場,但我們已在更廣泛的投資組合中採取了有助於降低關稅風險的配置。首先,儘管估值偏高,我們仍偏好美國股票——我們希望在春季對川普的關稅政策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再進一步積極投資於較便宜的國際市場。
在固定收益方面,我們已將部分久期風險從美國市場轉向非美國債市。由於關稅對美國的通膨影響可能較大,且對被徵稅國家/地區的經濟成長帶來較負面的影響,我們偏好在那些貿易敏感國家/地區承擔久期風險。如果川普對歐洲徵收激進關稅,則德國公債(Bunds)比美國公債(Treasuries)更有可能緩解股市回檔。
我們對美元的整體看法相對中性,但在歐元和人民幣方面保持低配,因為歐洲和中國正面臨關稅風險的集中挑戰。最後,我們繼續偏好投資於黃金。除了新興市場央行的結構性購金需求外,黃金應能在政策不確定性較高的環境中表現良好。
資產類別觀點
資產類別觀點
下圖顯示了截至2025年2月5日我們的資產配置團隊對總體資產類別吸引力的看法。代表全球股票、利率和信用債券資產的總體訊號。其餘評級則涉及股票、債券、信用債券和貨幣等資產類別中某些地區的相對吸引力。由於資產類別觀點表並未涵蓋所有資產類別,因此總體淨訊號可能偏向負面或正面。
資產類別 | 資產類別 | 總體/相對訊號 | 總體/相對訊號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
資產類別 | 全球股票 | 總體/相對訊號 | 加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穩健的經濟成長和持續的通膨減緩為股票市場創造了支持性的背景。儘管估值偏高,盈利成長仍支持進一步上漲的空間。美國市場的高度集中風險仍然存在。 |
資產類別 | 美國 | 總體/相對訊號 | 加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我們預期美國股票將受益於強勁的盈利、穩健的經濟成長,以及可能出現的放鬆管制和減稅措施。主要的逆風因素是市場集中風險的增加和美元走強。 |
資產類別 | 歐洲 | 總體/相對訊號 |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美國關稅風險已增加,且關稅將影響歐洲脆弱的經濟成長前景。正面來看,盈利修正已從低點回升,且歐洲央行持續降息。 |
資產類別 | 日本 | 總體/相對訊號 |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我們對日本股票持中立態度,因為持續的企業改革、穩健的盈利和較高的名義成長,與日本央行的緊縮政策相互抵銷。 |
資產類別 | 新興市場 | 總體/相對訊號 | 中性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中國的政策轉向和科技進步提供支持,但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及美元走強則是逆風因素。
|
資產類別 |
全球政府債券 | 總體/相對訊號 |
加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我們繼續認為,通膨將在今年放緩,支持全球(日本除外)的放鬆貨幣政策週期。大多數已開發市場利率市場的估值仍具吸引力,儘管利率普遍保持限制性水平。 |
資產類別 | 美國公債 | 總體/相對訊號 | 加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我們繼續預期基本通膨將會放緩。持續的大額財政赤字對長期收益率構成風險,但新政府迄今對支出問題已表現出敏感性。 |
資產類別 | 德國公債 | 總體/相對訊號 | 加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改善的估值、疲弱的經濟成長、放緩的通膨以及關稅風險,使我們對德國國債(Bund)持更為正面的看法。 |
資產類別 | 英國公債 | 總體/相對訊號 | 中性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龐大的預算赤字和短期內更多的財政支出抵消了低估值的優勢。 |
資產類別 | 日本公債
| 總體/相對訊號 | 減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工資上漲加上潛在的通膨壓力,市場定價已經反映出過於寬鬆的政策。 |
資產類別 | 瑞士
| 總體/相對訊號 | 減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估值處於歷史性高位;瑞士央行的進一步大規模寬鬆已經被市場定價。
|
資產類別 | 全球信用債券 | 總體/相對訊號 | 中性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信用利差保持在狹窄水平;然而,考慮到衰退風險減少,我們預期美國的非投資級債券將提供正向的總回報。在其他市場方面,我們認為歐元區和亞洲非投資級債券提供最佳的收益機會。 |
資產類別 | 投資級債券 | 總體/相對訊號 | 中性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投資人持續尋找信用債券領域的收益機會,特別是隨著現金回報逐漸變得不具吸引力。話雖如此,估值仍然偏高,我們預期回報將主要來自收益和久期。 |
資產類別 | 非投資級債券 | 總體/相對訊號 | 加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良好的信用債券質量和支持性的宏觀經濟環境,使得利差收窄得到合理解釋,但對於下行風險的補償則較為有限。歐洲和亞洲的非投資級債券則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估值及利差收益。 |
資產類別 | 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券 | 總體/相對訊號 | 中性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許多處於困境的新興市場債發行企業,在2024年成功進行了重組並推動了重要改革,可望降低違約風險。相較於已開發市場,估值較為具吸引力,但強勢美元構成風險。 |
資產類別 | 貨幣 | 總體/相對訊號 | NA1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NA1 |
資產類別 | 美元 | 總體/相對訊號 | 加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鑑於收益率差異為正,且為了防範潛在的關稅風險,我們對美元略持看漲態度——儘管我們也看到雙向風險,因為目前市場部位偏多美元,且關稅可能不如預期般大。 |
資產類別 | 歐元 | 總體/相對訊號 | 減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由於利率差異和增加的關稅風險,我們對歐元持看空態度,儘管其估值具吸引力。 |
資產類別 | 日圓 | 總體/相對訊號 | 加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日本央行加息、便宜的估值和防禦性特徵使我們偏好日圓兌歐元和人民幣。 |
資產類別 | 瑞士法郎 | 總體/相對訊號 | 減碼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我們對瑞士法郎持負面看法,因為我們認為瑞士央行需要進一步降息,而估值過高。 |
資產類別 | 新興市場貨幣 | 總體/相對訊號 | 中性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由於收益和積極的政策框架,我們對南非蘭特和土耳其里拉持加碼態度。由於關稅風險,我們對人民幣持減碼態度。 |
資產類別 | 大宗商品 | 總體/相對訊號 | 中性 | 瑞銀資產管理觀點 | 黃金作為一個具吸引力的多元化資產,我們對黃金保持正面看法,且來自全球央行的需求動態也支持黃金表現。我們認為布蘭特原油價格將維持在每桶70至80美元之間的區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