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週報 美國政府追加疫苗,生技股續漲
美股:疫情升溫,美股漲跌互見。科技與生技:輝瑞再獲美國政府追加疫苗,生技股續漲。歐股:變種病毒引發恐懼,泛歐股多數下跌。中國:監管機構對阿里提出整改要求。新興市場:疫情復燃,油價回跌。
未來投資市場展望
未來投資市場展望
股票
資產類別 | 資產類別 | 未來展望 | 未來展望 |
---|---|---|---|
資產類別 | 美股 | 未來展望 | 新冠病毒傳出變種病毒,但目前已出3款受核准疫苗,疫苗業者表示現行疫苗可以因應變種病毒。展望2021年,盡管疫苗不確定性仍存,但預期隨著疫苗接種逐漸普及,我們認為1)美國經濟201年將重返復甦,美國經濟活動及實體零售將在明年春季開始蓬勃。2)在經濟重啟、景氣擴張,預估2021年企業獲利成長高達26%,受惠美國內需的中小型股票獲利成長將更為強勁。3)聯準會低利率貨幣寬鬆政策,在利率偏低下可望吸引資金進入股市,有利延續美股多頭行情,此波長多頭格局仍在路上。 |
資產類別 | 科技與生技股 | 未來展望 | 1)科技股部分,美國11月線上購物年增率為29%,連續第7個月增速超過20,也成為2010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單月份,由於消費者在疫情下持續在網上購物,將有利於電商、數位支付等科技公司,此外預期未來3年5G手機將增加超過10億,也將帶動晶片、設備、軟體等需求,科技股長期趨勢明確,持續看好科技股後市表現。2)生技股部分,疫苗進展優於預期,市場焦點重回生技股,加上資金成本低,資金湧入生技類股,2020年新股上市較2019年增加33%到60件,基本面、題材面與資金面均佳,持續看好生技股後市表現。 |
資產類別 | 歐股 | 未來展望 | 上週為歐美聖誕假期,市場交投清淡,延宕多時的英國歐盟貿易談判終於塵埃落定,成為第一個離開歐盟的成員國,此舉可望消除歐洲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雖然倫敦再次封城可能面臨經濟二度衰退的風險,但科學家說,疫苗對變種病毒應該仍有保護效力,目前歐洲疫苗已開打,對疫情控制可望有正面助益。 |
資產類別 | 中國股票 | 未來展望 | 從整改要求來看,阿里勢必要開放商家可以任選不同的合作平台,未來競爭者或許會增多,但中國電商及外賣市場發展至今,因巨頭已經建立跨入門檻,其他較小型的業者要再花巨資跟他們競爭並不容易,開放平台選擇以符合監管對阿里來說並不難,股價短線下挫主要因投資人預期未來獲利成長幅度會不如預期,而影響估值,但以中國電商市場的龐大潛力,阿里還是足以維持一定程度的增長。監管雖會影響市場情緒,但落實速度應該會很快,當阿里完成整改後,也就利空出盡,不需太悲觀看待。 |
資產類別 | 新興市場股票 | 未來展望 | 疫情問題雖然干擾盤面,加上耶誕假期因素,交投較清淡,但投資人預期美國新一輪紓困案持續為新興市場帶來動力,加上中國擴大內需及加強基建,對鋼鐵等需求增加,股市依舊漲多跌少。另外,新興亞洲科技供應鏈因全球晶片面臨史上嚴重的缺貨荒,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半導體吃緊狀況仍會維持一段時間,訂單能見度直達明年第二季底,仍是布局重點。 |
中國:監管機構對阿里提出整改要求
上週概況:陸港股不同調,恒生指數週線截至上週五下跌0.4%,收在26,387點;A股滬深300指數週線上漲0.8%,上證指數持平,收在3,397點。
重要消息:1)中國市場監管總局上週對阿里巴巴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金管部門26日聯合約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集團,對螞蟻提出五大整改要求,包括回歸支付本源、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等。由於被列為官方反壟斷調查目標,阿里巴巴上週創下上市以來最大跌幅,公司管理層28日宣布增加股份回購計劃總額,由60億美元增至100億美元,同時聲明全面落實整改要求。2)上海證交所24日突然對股王貴州茅台發出監管函,但沒有提到監管內容;同時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亦宣布加強春節期間,對茅台等高端白酒價格監管。
全球債券市場評論
全球債券市場評論
- 川普簽署財政紓困與聯邦支出法案
美國總統川普於27日正式簽署9,000億美元抗疫紓困法案及1.4兆美元政府預算案,延長聯邦失業救濟金計畫,並避免聯邦政府停擺。美國聯邦政府1.4兆美元年度支出法案當中包括555億美元的海外運作(如打擊恐怖主義)費用、比前一年多出8.2億美元,並且較川普要求的金額高出108億美元。
- 歐盟與英國達成脫歐協議
歐盟與英國24日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脫歐後英國得繼續以零關稅和零配額進入歐盟單一市場,協助雙邊商品貿易維持順暢。但因脫歐過渡期將於12月31日結束,無法及時在英國國會及歐洲議會通過,因此歐盟成員國決定先批准在2021年1月1日臨時生效。
- 每週全球債市回顧
過去一週,債市因假期表現清淡,其中亞洲高收益債與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分別上漲0.3%與0.2%,表現最為亮眼。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當地債與歐元區投資等級公司債分別下跌0.6%與0.2%,表現相對落後。
本文所列個股名稱僅作為舉例說明,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介或投資建議
本文所列個股名稱僅作為舉例說明,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介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