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投資 疫情與貿易戰夾擊,為何依然看好陸股投資前景?
【中國基金投資】針對陸股,因應疫情趨勢看好中國醫藥、網路雲端產業;而中美貿易戰變數,本文認為中美彼此依存,政治人物不會選擇雙輸;在個股面,近期體質佳的公司將陸續IPO,發展前景正面;而產業面,因疫情與貿易戰影響而發生結構性轉變,相關受惠公司反而表現更好。總結:陸股流動性佳、估值仍低於歷史平均、企業競爭力佳,應把握布局長線投資的機會。
陸企業績令人驚豔,競爭力愈來愈強
陸企業績令人驚豔,競爭力愈來愈強
股市漲多後最近進入震盪階段,現在該如何投資?以下是基金經理人施斌9月2日在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論壇上的最新看法:
Q1: 您對這次疫情影響股市的看法?
雖然全球受疫情影響很大,但中國控制得很好,除了中國內需旅遊受創外,其他幾乎都恢復了,所以可以說衝擊雖有,需要時間讓經濟復甦,但是對不同產業的影響不一,像醫藥業就因此發展更好;一些線上趨勢例如線上教育、娛樂、在家工作相關等,也都因疫情而蓬勃發展。過去消費者可能較不願線上,但現在不得不在線上處理很多事情,所以疫情反而帶動一些產業發展更好。
Q2: 如何看待中美關係變化對經濟及股市的影響?
我們的基礎假設還是雙方緊繃狀況會持續,畢竟不只是貿易戰,還有其他議題,但不至於過度緊張,因為中美還是全球重要大國。陸企在一些產業的市占率很高,例如口罩產業,中國在疫情後市占率從五成變八成,顯見陸企有能力很快在疫情中做出反應,此因中國生產供應鏈完整,所以比歐美更快復甦。
我認為美國制裁對中國經濟整體衝擊有限,但對於部分公司如華為影響很大。中國現在積極鼓勵科技及半導體產業,只是全球晶圓代工已由台積電主導,中國在硬體設備方面較落後,有些零組件供應被列入制裁,導致很多零件無法在境內生產,制裁會使得中國科技業需要再多加個五到十年工夫,才能比較成熟。但正面來看,這對內需沒有影響,我認為中國政府現在處理中美問題比以前理性,相信他們有智慧處理此事,更專注科技研發。畢竟中美彼此依存,中國依賴很多美國科技,美國也依賴中國消費者,所以我不認為政治人物會願意承受雙輸風險,中美關係還是會在彼此間來回擺盪。
Q3: 今年中國市場有哪些特別值得推薦的投資理由?
三大面向 | 三大面向 | 說明 | 說明 |
---|---|---|---|
三大面向 | 流動性 | 說明 | 流動性愈來愈好 根據美國聯準會先前的說法,代表他們會繼續維持低利率一段時間,全球貨幣政策及低利環境對資本市場有利。 |
三大面向 | 估值面
| 說明 | 市場復甦,估值仍低於歷史平均 我認為所有資產類別中,股票還是會表現最佳,依舊正面看待股市。 |
三大面向 | 企業競爭力 | 說明 | 企業競爭力佳 我看到很多陸企在疫情期間,上半年財報不管是營收及獲利,都有三到四成的成長,令人驚艷,顯見這些公司不斷從競爭者手上增加市占率,競爭力極佳。 |
Q4: 基金現金水位最近一直較高,您的投資想法?
我們對於喜愛的股票已經持有很大部位,其他股票若要增持更多,則需要更強的信念支持。像是中美衝突拉高,可能會影響某些公司,但有些公司卻可能會因此市佔率大增,這些趨勢與結構轉換,均需要有調整的空間。且最近愈來愈多好公司即將IPO上市,我對這些公司的發展進程(pipeline)看法很正面,所以想要留錢投資它們。整體來說我對市場依舊樂觀,但還是強調要聚焦長期投資跟持續力。投資人應該要重視是否能保持長期回報,畢竟就算短期績效好,不代表長期績效也好。尤其當你發現在市場賺錢很容易時,你反而要特別小心,太容易賺到錢的,反而很容易虧錢。
Q5: 您對新經濟看法?是否會有黑馬股或是隱藏冠軍股?
我們投資新經濟產業已有一段時間,大約十年了,新經濟公司ROE普遍較高,未來還是會持續聚焦新經濟,因為科技應用趨勢不會改變;我們對醫藥也很正面,認為長期會出現一些足以主導產業的大醫藥公司。中國政策方向普遍都很持續,不會變來變去,所以是否出現黑馬或是黑天鵝,還是要看中美關係發展。至於隱藏冠軍,我認為市場很聰明,冠軍不會被隱藏。例如疫情時大家以為餐廳會受創,但有些相關產業反而變好,短期獲利雖縮水,但市占率反而擴大,股價還創新高。所以若要說隱藏冠軍,我認為比較會是產業發生結構性轉變,例如華為受到制裁衝擊,但競爭者如小米反而受惠。總之我們還是非常正面看待中國,市場很火熱,但我們更要確定投資的方向。
相關投資機會 | 相關投資機會 | 投資中國 | 投資中國 | 投資大中華 | 投資大中華 |
---|---|---|---|---|---|
相關投資機會 | 產品 | 投資中國 | 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美元)(本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 投資大中華 | 瑞銀(盧森堡) 大中華股票型基金(美元) |
相關投資機會 | 為什麼本基金是您的最佳選擇?
| 投資中國 |
1資料來源: Lipper,美金計價,分類為理柏環球中國股票型基金,截至2020年8月31日
| 投資大中華 |
|
相關投資機會 | 基金得獎紀錄 | 投資中國 |
得獎紀錄資料來源:Benchmark, Lipper,Smart雜誌;資料日期:2020年4月底 | 投資大中華 |
得獎紀錄資料來源:Benchmark, Lipper, Smart雜誌;資料日期:2020年4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