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和心理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一般人認為,構成我們的文化、情感、信仰及政治觀點的因素肯定不會影響我們的經濟成果。事實上,兩者不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還有一整個研究兩者關係的領域,稱為行為經濟學。

儘管近年來各界已經開展了更多行為領域的工作和研究,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李察·泰勒(Richard H. Thaler)表示,這並非經濟學中的新現象。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經濟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行為領域。

泰勒說:「之後,當經濟學開始變得非常數學化時,經濟學家已忽視了行為研究的成分。經濟學的數學化很重要也很有用,但後來,我認為經濟學家已忘掉其初衷。 經濟學假設越不切實際,問題就越大。」

理性的假設具有深刻的政治影響。
—— 卡尼曼

另一位研究行為經濟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他說,雖然人們認為自身的決定和觀點是理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感性的,而這具有比人們可能意識到的更深遠影響。

卡尼曼問道:「為何人們認為他們知道自以為知道的東西?」他說,如果你問某人為甚麼他們相信某種政治運動甚至宗教,他們的回答是有論據的。

「主觀上,感覺就像是你有理由支持所以相信某件事,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他說。「情況是恰好相反的。你先相信結論,然後才相信支持這個結論的論據。這才是根本所在的情況。這在心理上來說都是連貫的,但在證據和結論的意義上卻不連貫。這只是情感上的連貫。你信任的人相信那回事。因此你就相信了。理性的假設具有深刻的政治影響。」

經濟學的數學化很重要也很有用,但後來,我認為經濟學家已忘掉其初衷。
— 泰勒

即使是人們認為嚴格數學化的機構,例如金融市場,也會受到我們行為的影響。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拔·席勒(Robert J. Shiller)因發現股票價格不僅可以被預測而且可以提前很多年被預測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這之前,他的理論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席勒說:「我認為總體股市主要是由非經濟因素驅動的,例如人們的恐懼、偏見、對新聞報導的反應、對選舉和競選活動的反應等。『我們應該完全不干預市場,因為市場是有史以來為我們利益而計算的最佳造物』這思維是完全錯誤的。」尤其在投資決策方面,有沒有辦法知道你作出了正確的選擇?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表示,這是介乎於在直覺和監管之間取得完美平衡,這非易事。

席勒說:「我們必須允許人們去做決定並犯錯誤。有些人只是沒有留神便有可能會受騙。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助推。有時我們需要切實禁止欺騙行為。」

人們討厭損失,而他們對損失的痛恨遠遠超過對收益的享受。
— 卡尼曼

卡尼曼還警告,不要忽視行為與財務決策之間的聯繫,以及收益與損失之間的不連續性。卡尼曼說:「人們不會按其富有程度或者他們期望達到的富有程度作出反應。他們是對變化作出反應,對收益和損失作出反應,而得失都是短期的。這些反應是即時的,而且是即時的情緒。

人們更看重損失而非收益。人們討厭損失。而他們對損失的痛恨遠遠超過對收益的享受。」這正是問題所在;這種直覺在錯誤時和正確時的感覺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對行動充滿信心,但這很可能會犯錯或傷害到自己,那麼我們怎麼知道甚麼時候才該相信我們的直覺呢?

我們又如何成為更好的決策者呢?卡尼曼分享了一些寶貴的技巧。

他建議:「在你要作出重要的決定時,你大概應該做兩件事。一是你要先放慢腳步。二是你應請教特定人士的建議,最好是對你有好感但又不太在乎你感受的人。 這個人更有可能給你寶貴的建議。」

更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