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提供協助?

我們已在以下短片和常見問題部分解答了有關「瑞銀網上財富管理」的常見問題。

欲了解詳情,您亦可以致電我們的客戶服務熱線或聯絡您的客戶顧問。


常見問題

詞彙

術語

術語

說明

說明

術語

破產

說明

破產指一間公司無法支付債權人的法律狀況。破產通常涉及正式的法院裁決,該公司的證券可能變得毫無價值。

術語

債券

說明

債券是一種無擔保的一般債務,其形式為通常帶有固定利率的證券或無利息的證券(零息債券)。除極少數例外(例如:永續債券)之外,該等工具有固定到期日,例如:債券發行、中期票據。

術語

債券違約

說明

債券違約是公司未能履行債券協議中定義為違約事件且尚未補救的義務。

術語

債券發行

說明

發行債券時,發行人按其持有的比例將額外資產免費分配給證券持有人。

術語

贖回中間證券

說明

贖回中間證券是對零付證券或由中間證券分配產生的中間證券的行使。

術語

資本分配

說明

資本分配指股東從資本賬戶中收取某現金金額的操作。該操作不會減少單一股票的面值(或該股票無面值)。流通股數量保持不變。

術語

資本收益分配

說明

資本收益分配是出售公司資產產生的利潤分配。

術語

現金股利

說明

現金股利是按照股東的持股比例向其分配現金。普通股息和非常股息之間可以有分別。普通股息是經常性和定期的股息。非常股息是由於未預期利潤或非經常性收入增長而產生的單次分配。

術語

公司期權

說明

公司可以授予公司期權,允許持有人在將來的某個日期以公司的預定價格購買股票。公司不得授予使持有人在授予之日起五年或以上的時間購買未發行股票的期權。期權持有人是公司的或有債權人,而不是公司的成員。在某些情況下,期權持有人可能有權對債權人與公司之間的安排方案進行表決並受其約束。由於不少期權具有多個行使期,因此公司期權將延續至下一個到期日或於到期時失效。

術語

知情同意

說明

知情同意程序旨在獲得持有人就打算將操作推進到下一階段的發行人或第三方的提案的同意。此程序毋須與組織正式會議相關。(例如:同意批准破產程序的重組計劃。)

術語

轉換

說明

轉換表示以預先指明的價格或比率將證券(通常為可轉換債券或優先股)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證券(通常為普通股)。

術語

企業操作

說明

公司發起的任何會給公司或債務工具帶來重大變化並影響其利益相關者(亦稱「持份者」)的操作。當中包括普通和優先股股東以及債券持有人。這些操作通常由公司董事會批准;股東可以就某些操作投票。

企業操作分為強制性及自願性。

術語

預設選項

說明

企業操作中的選項,若股東未提交指示,則將適用。

術語

退市

說明

退市代表證券不再能夠符合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要求,因此將從正式董事會上市名單中刪除。

術語

披露

說明

披露是要求持有人或實益擁有者向發行人披露其名稱、所在地、任何發行品的持有狀況和其他資訊的要求。

術語

股息

說明

股息是公司從當期利潤或累計利潤中支付給股東的利潤的一部分。

術語

股息再投資

說明

股息再投資表示派息時,持有人可以保留現金或由發行人在市場上將現金再投資於發行公司的額外股份。 

術語

荷蘭式拍賣

說明

荷蘭式拍賣由希望獲得證券的收購方主動提出。收購方邀請證券持有人在特定價格範圍內提出要約,開價出售證券。收購方將以最低報價向持有人購買證券。

術語

提前贖回

說明

提前贖回指發行人或其代理人(例如:資產管理人)在最終到期之前將證券(例如:債券、優先股)投資者的本金返還給投資者。

術語

交換

說明

交換代表將持股交換為其他證券及/或現金。交換可以是強制性也可以是自願性,涉及將流通證券交換為不同的證券及/或現金。 

術語

除權日/除息日

說明

除權日或除息日表示在該日期或之後交易時,證券不會獲得先前宣布的股息或分配。除權日/除息日表示證券賣方(而不是證券買方)有權獲得最近宣布的股息的日期。

術語

臨時股東大會/特別股東大會

說明

臨時股東大會(亦稱「特別股東大會」)是由公司召集的股東大會,以批准一項擬議中的交易或其他非常重要或時間緊迫而無法於普通週年股東大會商議的事項。

術語

最終期限

說明

最終期限指發行人或其代理人(例如:資產管理人)在最終期限內贖回全部流通證券(例如:債券、優先股、基金)。

術語

股東大會

說明

股東大會是為選舉董事和其他業務交易而舉行的股東大會。

股東大會分為普通股東大會和臨時股東大會。

術語

指示截止日期

說明

可提交企業操作連選擇的指示的截止日期。

術語

利息支付

說明

利息支付是基於息票利率和本金的合同債務支付,分配給有息資產(例如:債券、票據、債務)的持有人。

術語

本金連利息支付

說明

本金連利息支付由兩個部分組成:「池因子」證券攤銷價值減少以及利息支付。

術語

中間證券

說明

中間證券是基於基礎持有(例如:股票)進行分配的權利/權利證券,該等證券賦予持有人參與未來企業操作(例如:可選股息)的權利。

術語

清算付款

說明

清算付款是現金分配、資產分配或兩者兼備。當一間公司資不抵債(代表該公司無法在到期時償還債務)時,將產生一筆清算付款。隨着公司營運的結束,剩餘資產將根據證券指定的債權優先次序用於支付債權人和股東。

術語

強制性企業操作

說明

必須參與的企業操作。不需要託管帳戶擁有者的進一步指示。(強制性企業操作示例:分拆、降低面值、遠期拆分、發放紅利等等)

術語

到期日延期

說明

到期日延期代表延長債券到期日的期限。根據債券條款及細則的規定,發行人或債券持有人可以延長債券的到期日。延期後,該證券可能與原始發行的證券不同(新利率或新到期日期)。到期日延期可能需要獲得債券持有人的批准。

術語

合併

說明

合併指將兩間公司合二為一,方法可以是透過關閉兩個舊實體並將其融合為一個新實體,或由一間公司吸納另一實體。合併意味由發行人發起、可能包括期權的流通證券之交換。合併的股份交換可能附帶現金付款。

術語

無償證券

說明

無償證券屬可交易證券,證券不會對其原來擁有者產生任何成本。常見例子是可放棄含權股,該等權利附加在股票上並免費發行予原來擁有者。擁有者可以將附帶權利與股票分開出售。

術語

碎股

說明

碎股指用作交易、不足一手的股票或債券。

術語

碎股出售

說明

碎股出售指由證券持有人或透過發行人要約向發行公司出售/購買不足一手的碎股。

術語

要約

說明

要約是潛在收購方向股東出售(招標)或交換其股權的請求。要約分為以下類型:招標要約、購買要約、收購要約。

術語

選項

說明

股東可作出選擇的企業操作選擇(例如:根據要約進行投標、以新股形式收取股息等等)

術語

可選股息

說明

可選股息是向股東分配的股息,股東可以選擇獲得何種利益。股東可以選擇收取股份或現金。可選股息有別於股息再投資,因為該公司將創造新股本以換取股息,而不是將股息投資在市場上。

術語

期權

說明

期權是賦予其持有人將來購買或出售資產的權利(而非義務)的證券。期權有兩種類型:認購期權、認沽期權。認購期權賦予認購期權持有人權利(而不是義務),在指定未來日期或之前以指定價格購買指定數量的基礎資產。認沽期權賦予認沽期權持有人權利(而不是義務),在指定未來日期或之前以指定價格出售指定數量的基礎資產。

術語

普通股東大會

說明

普通股東大會是公開上市公司按法律要求每年舉行一次的會議,在此期間,管理層向股東報告過去一年的業績,股東就重大問題(例如:選舉董事、支付股息等等)投票。

術語

面值

說明

面值是股份或債券的名義價值。

術語

同權

說明

當具有不同特徵的證券(例如:具有不同股息或投票權的股票)在各個方面都變得相同時,就會發生同權(pari-passu)。同權(pari-passu)可以預先安排(例如:由紅利產生的股份可能會在預設時段後變得可互換,或者可能由外部事件(例如:合併、重組、發行補充檔次證券等等)引起。

術語

名義價值(面值)減少的部分贖回

說明

名義價值(面值)減少的部分贖回代表在證券指定最終到期日之前部分贖回,而該等證券的名義價值(面值)減少。流通證券數量將按比例減少。

術語

在名義價值(面值)不減少的情況下部分贖回

說明

在名義價值(面值)不減少的情況下部分贖回指在指定最終到期日之前對該等證券進行部分贖回,而該等證券的名義價值(面值)並不減少。這通常透過減少池因子來完成。

術語

實物支付

說明

實物支付是除現金以外任何形式的利息或股息支付,分配給計息資產(例如:以附加證券或股權代替現金向債券、票據或優先股的投資者支付利息或股息的金融工具)的持有人。

術語

付款日期

說明

付款日期是擬定支付企業操作分配的日期。

術語

池因子值

說明

池因子值表示保留在抵押支持證券交易中的基礎抵押貸款的初始本金金額。池因子用於指示剩餘的本金餘額,並表示為「1」的因子。

術語

優先發行

說明

優先發行是公開發售股票的一種形式,由於證券發行量有限,發行人會優先考慮現有股東。

術語

認沽性贖回/回售贖回

說明

認沽性贖回/回售贖回指持有人選擇在不減少名義價值(面值)的前提下,根據發行條款及細則提前贖回證券。

術語

股權登記日

說明

股權登記日一般代表一間公司為確定哪些股東有資格獲得股息或分配而確定的截止日期。由於活躍交易股票的股東會不斷變化,因此需要確定股權登記日,以確認截至該日該公司的股東確切身份。截至股權登記日的股東將有權獲得公司宣布的股息或分配。

術語

回購要約

說明

回購要約是發行公司向現有股東提出的要約,以回購可轉換為股權的股票或其他證券。要約旨在減少流通股票和證券的數量。

術語

反向股票拆分

說明

反向股票拆分是指公司的流通股票/股份數量減少,而股權拆分時股東權益或總市值沒有任何變化。股票價格和名義價值(面值)相應增加。

術語

權利

說明

權利(亦稱為「認購權」)是代表公司現有股東透過以低於或等於市場價格的價格認購新股而保留同等所有權比例的權利的證券。認購權通常是透過使用配股發行(俗稱「供股」)來強制執行,配股發行使股東能以通常低於股票當前交易價格的價格來交換普通股的權利。

術語

一手交易

說明

一手交易是在股票市場上買賣股票時用作標準單位的股票數量。

術語

分拆

說明

分拆是將子公司的股份分配給母公司的股東而毋須交出股份。分拆是資產剝離的一種形式,通常導致獨立公司或於現有公司發生(例如:分立、分銷、分拆)。

術語

股票股息

說明

股票股息是以發行公司的股票/股份為形式支付給股東的股息。

術語

股權拆分

說明

股權拆分是指公司的流通股票/股份數量增加,而股權拆分時股東權益或總市值沒有任何變化。股票價格和名義價值(面值)相應減少。

術語

結構化產品

說明

結構化產品是一種基於單一證券、一籃子證券、期權、指數、商品、債券發行或外幣(以及在較小程度上還包括衍生工具)的預先包裝投資策略。

術語

收購要約

說明

收購要約指收購公司向目標公司股東提出的要約,以便購買目標公司股份來控制業務。收購出價分為友善和敵對出價。

術語

退稅

說明

退稅是與退稅活動相關的操作。

術語

投標報價

說明

投標報價(亦稱為「收購要約」)是指潛在收購方向一家公開交易公司(目標公司)的所有股東公開提議收購或發出要約(通常在報紙廣告中宣布)的一種方式,在指定時間內以指定價格為準,以招標方式出售其股票,並可能受最小/最大股份數量所約束。

術語

自願企業操作

說明

參與企業操作純屬自願性質。若擁有者希望參與該操作,則需要帳戶持有人的指示。(自願企業操作示例:回購要約、收購要約、集體訴訟、增資等)

術語

認股權證(俗稱「窩輪」)

說明

認股權證(俗稱「窩輪」)是使持有人能夠在未來某指定日期以指定價格購買一定比例的股票數量的證券。

術語

認股權證行權

說明

認股權證行權是提供給持有人在指定時間(通常對應於認股權證的有效期)內以指定價格買(認購證,俗稱「call輪」)/賣(認沽證,俗稱「put輪」)指定數量的股票、現金或商品的一種期權。

術語

預扣稅減免證明

說明

預扣稅減免證明是根據證券持有人稅務身份進行預扣稅扣減或寬免的證明過程。

術語

無價值

說明

無價值代表無價證券的調整過帳。

緊急服務熱缐

若您接收不是被您或任何授權人所啓動的短信通知或提示,請即时與我們聯係: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5:30時

數碼理財熱線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7時至晚上8時;
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

竭誠為您服務

數碼理財熱線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7時至晚上8時; 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