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发布2022年度全球展望报告《探索之年》及投资亚太报告《 亚洲再出发》

Shanghai2021年 11月 29日 12:00Media Releases APAC

  

世界领先的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瑞银预计,经过两年来反复实施封锁和重新开放之后,明年将迎来“探索之年”,“新常态”将揭开面纱。2022年将是上下半年表现分化的一年:上半年经济高速增长且通胀高企,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放缓且通胀回落。在未来十年,投资者应该从净零排放转型以及颠覆性“ABCs科技”(即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中寻找机会。

上海,2021年11月29日 – 随着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消退,各国央行可能逐渐削减其紧急货币宽松政策。不过,根据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最新发表的《2022年度展望》报告,政策收紧不妨碍股市实现正回报。

该报告对2022年的核心建议包括:

  • 买入全球经济增长的赢家。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速很可能持续高于趋势水平,从而利好周期性市场和板块,包括欧元区和日本股票、美国中型股、全球金融股、大宗商品以及能源股。
  • 寻求医疗保健行业的机会。虽然2022年初经济增长料将强劲,因而有利于周期性行业,但随着时间推移,增长趋于放缓,从而逐渐有利于市场中的防御性板块,例如医疗保健。
  • 寻求“非传统”收益率,以历史标准来看,利率、债券收益率和信用利差仍处于低位。在此环境下,美国优先级贷款、合成型信用债、私募信贷和派息股具吸引力。
  • 为美元走强做好准备,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种环境相对利好美元,而不利于货币政策更为宽松的货币,例如欧元、日元和瑞郎。

就债券市场而言,亚洲高收益债的收益率具吸引力。迈入2022年之际,对于私人客户在全球的投资,瑞银仍维持看好可持续投资的观点。

瑞银财富管理首席投资总监Mark Haefele表示:“随着驱动经济增长的疫情相关因素开始消退,我们将踏上‘探索之旅’,看我们是否正在进入一种较长期的经济新机制。我们在明年初看好‘全球经济增长的赢家’(比如欧元区股票)以及美元。更长期而言,我们认为,机会存在于颠覆性科技、净零排放转型以及另类投资中,另类投资既可带来回报,又有助于管理波动性。”

转型十年

展望未来十年,投资者将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更多颠覆性科技将出现、人口老龄化、货币和财政政策相互协调、去全球化、对财富再分配以及环境保护的政治呼声日益高涨。新冠疫情加快了其中许多主题的发展进程,并造成不确定性,但也带来了具吸引力的长期投资机会。例如,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安全这三大技术领域的合计营收预计将从2020年的3,86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6,250亿美元。要把握这些领域的增长势头,投资者不能把眼光仅局限于超大市值科技股,而应聚焦于有可能成为“下个黄金机遇”的中等市值股票,以及通过私募股权投资于尚在初创期的成长型公司。

与此同时,净零排放转型无疑将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投资趋势之一。而要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在2050年之前的每个十年,全球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50万亿美元,且落后技术需要减排50%。这意味着绿色科技、清洁空气与减碳解决方案和碳交易策略等领域蕴含广阔的投资机会。

情景分析

主题

上行情景

中间情景

下行情景

通胀

通胀忧虑消退,或通胀与经济增长连袂走高。主要央行将利率维持在低位,但由于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开始加快削减资产购买规模。

美国通胀率到2022年初继续保持在高位,到2022年中逐渐回落至2%。主要央行逐步削减宽松力度,但仍维持宽松倾向。美联储到2022年中完成缩减购债。

通胀持续上升,而经济增长令人失望。能源价格飙升,至少到2022年中仍持续高企。美联储意外采取更激进的紧缩措施。

经济增长

经济增速远高于长期趋势水平。

经济增速放缓,但仍高于长期趋势水平。

经济增长放缓早于预期并且比预期更剧烈。

财政措施

高于预期的财政支出继续支持全球经济。

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各国政府的财政刺激力度减弱。

财政刺激力度减弱,无法弥补经济疲软的势头。

新冠疫情

当前一波新冠疫情消退及/或防疫限制措施被广泛取消的速度快于预期。

2022年经济继续稳步重启。当前一波新冠疫情未升级到需要再度实施封锁措施的程度。

消费无法完全恢复,原因包括出现耐药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公众担忧加剧,或者经济限制反复实施等。

中国

北京冬奥会过后,疫情相关限制措施开始取消。监管整顿力度减弱。

中国经济增长回稳。防疫限制措施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取消。

防疫限制措施持续且力度大于预期,这意味着中国经济重启的时间推迟到2022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危机更加广泛,及/或进一步收紧监管。

(地缘)政治

现有的贸易关税部分削减,提振全球增长

美国的贸易政策采取了多边以及更可预测的方式。

贸易问题导致中美关系再度紧张。

资产类别预测 (2022年6月预测值)

资产类别

上行情景

中间情景

下行情景

标普500指数

5,200

5,000

4,000

欧洲斯托克50指数

5,000

4,750

3,700

MSCI新兴市场指数

1,450

1,400

1,100

瑞士市场指数

13,800

13,000

10,600

日本东证股价指数

2,320

2,250

1,800

美国投资级债券利差*
 

45个基点/0%

80个基点/-0.5%

150个基点/-1%

美国高收益债券利差*

270个基点/+2%

350个基点/0%

550个基点/-10%

EMBIG利差*

300个基点/+1%

360个基点/0%

550个基点/-9%

欧元/美元

1.18

1.12

1.09

金价

1,350-1,450美元/盎司

1,650美元/盎司

1,850-1,950美元/盎司

* 在市场承压时期,信用债买卖价差往往会扩大,从而导致更大的区间。百分比变化是指所示利差水平下的预期总回报。
注:上述资产类别目标是指各自的宏观情景。个别资产价格可能会受到未体现在宏观情景中的多个因素的影响。

链接

投资亚太2022年展望:亚洲再出发

继2020年从全球疫情中率先复苏之后,亚洲市场在2021年表现逊色。今年以来亚洲股市下跌1%,中国股市下跌12%,而美国(MSCI美国指数)和全球(MSCI全国家世界指数)则分别大涨26%和19%。然而,随着疫苗接种继续推进,经济活动逐渐开放,而旅行限制终于开始放松,今年表现落后的亚洲将在2022年扭转乾坤。

瑞银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及投资总监办公室主管陈敏兰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对亚洲的前景看法积极。笼罩在金融市场的阴霾—供应瓶颈、能源价格走高以及中国监管的不确定性,应会在2022年逐渐散去。同时,疫苗接种快速推进应使各经济体在2022年进一步迈向全面重启。在新的一年,本地区风险资产将有良好表现,落后补涨股、经济重启受益者,以及技术颠覆和净零转型等结构性趋势下的赢家具有投资机会。”

再度表现出色

整体而言,瑞银预期经济增长虽将放缓但仍能保持稳健,2022年亚洲和中国GDP增长预期将分别在5.8%和5.4%(2021年分别为7.0%和7.6%)。MSCI亚洲(日本除外)预估将有中双位数涨幅,这得益于具吸引力的估值、经济重启推进、中国监管不确定性消退以及目前市场持仓相对较低。同时,瑞银也预期MSCI中国指数亦具中双位数的上行空间。

在这份年度展望报告中,我们详细解答了客户经常询问的十大重要问题。节选部分如下:

亚洲复苏前景如何?

  • 亚洲复苏面临诸多挑战,但大环境依然有利于风险资产。通胀虽然可能继续上行但仍然受控,且我们认为央行未来一年仅会温和收紧政策。

亚洲机会在哪里?

  • 在强劲盈利的驱动下,亚洲(日本除外)股票有望实现中双位数涨幅,投资者可考虑经济重启受益者、优质周期股,以及技术颠覆、净零转型等长期趋势下的赢家。另外,亚洲高收益债券有望获得高个位数回报。

2022年中国股票值得重新关注吗?

  • 随着不利因素逐渐消退,中国股票最坏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对具有长线思维的投资者而言,中国新经济板块的机会正在显现。受益于经济重启的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板块,以及具政策支持的绿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相关股票亦具投资潜力。

亚洲信用债走出低谷了吗?

  • 尽管基本面依然疲弱,但政策微调应有助于提振亚洲高收益债券的投资情绪。我们建议通过指数对亚洲高收益债多元化配置。就个券而言,我们相对于单B评级的发行人看好BB级发行人。

对于亚洲科技板块应(重新)聚焦于哪些方面?

  • 2021年亚洲科技板块的估值下行,但盈利和基本面仍稳健。我们青睐亚洲半导体行业、中国互联网头部平台以及基础科技(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安全)相关企业。


尽管前景向好,但投资者仍应对各种风险保持警惕。疫情重燃、中美关系、中国政策方向以及央行政策变化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

陈敏兰指出:“主动风险管理是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这个对地缘政治敏感的后疫情时期。无论市场情绪如何,防御性资产、对冲基金和私募市场等另类投资以及多元化布局收入来源,都应该是平衡型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瑞银集团 (UBS)

瑞银集团致力为遍布全球的富裕人士、机构和公司客户以及瑞士的私人客户提供卓越的金融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瑞银的策略以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业务和位于瑞士的卓越全能银行业务为核心,并由资产管理人和投资银行业务辅以加强其雄厚的实力。瑞银专注的业务均在其目标市场拥有强劲的竞争地位,具高资本效率及拥有极富吸引力的长期结构性增长和盈利前景。

瑞银在全球所有主要金融中心都有营运活动,在逾50 个地区设有办公点。全球员工人数约有72,000 人,其中约30%位于美洲、30%位于瑞士、19%位于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21%位于亚太地区。公司于瑞士证券交易所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UBS Group AG and UBS AG
媒体联络人:

Joanna Sin 冼丽芬
电邮:joanna.sin@ubs.com
电话:+852 2971 7950

Joco Hu 胡欣怡
电邮:joco.hu@ubs.com
电话:+8621 2029 4836

Eva Yang 杨伊娃
电邮:yiwa.yang@ubs.com
电话:+8621 2029 5262

www.ubs.com/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