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中国股票主管施斌 中国股市普遍下跌主要来自宏观因素的系统性风险是
我们认为市场普遍下跌主要来自对宏观因素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具体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是中美贸易战时间之长、幅度之大,超过原来的预期。第二是国内去杠杆等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我们看到这两大宏观制约因素出现一些变化:近期国家主要领导人及央行、财政部和银保监负责人都相继表态,再次强调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以及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强调国企、民企同等对待,打破所谓"国进民退"的担忧。预期政策如明年社保的税率将有望下调;增值税预期大幅降低;政府会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从制造业到金融行业的开放都在持续的进行中。
从目前这些信号来看,国内的政策转折点已经显现。同时,中美贸易战最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大。究其原因,贸易战对双方都是不利的,美国市场最近的调整已经反映出对贸易战的普遍担忧。未来如果贸易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于市场来讲将会产生比较正面的影响。
一旦这两方面获得突破,悬在市场上的这两大宏观制约因素就有望解决。
中国政府政策已经看到转折点,随着一些更具体的政策出台提振市场信心,市场应该会出现反弹的空间。原因有二:第一,目前市场估值很低;第二,整个市场情绪悲观,投资者仓位较低,一旦市场气氛有所变化,反弹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因为政策的转折点往往领先于基本面的转折点,基本面的底部预期在明年。因此这个过程应有反复。同时下半年经济数据不乐观,但由于之前市场过度悲观,大部分的风险已经得以释放。经历了过去八个月的波动,投资者恢复信心需要一些时间,但整体的市场的方向应该明确。在这一时点,投资者不应该再过度悲观,甚至离场。
A股和H股所处的宏观经济背景基本相同,理论上这两个市场的估值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异。两者估值差异主要是因为过去它们各自独立运作。目前两地实现了互联互通,海外投资者也可投资A股,因此长期来看,两地股市估值会自然而然地趋同。现在两地市盈率趋同,未来很可能继续保持一致。
因为过去A股估值相对处于高位,这意味着A股跌幅要大于H股。而在过去两年里,情况也的确如此。
过去,我们很容易判别哪个市场会表现更佳。H股估值较低,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增长率和股本回报率。未来这种估值差异将会消失,因此投资者将基于市场机会来决定配置A股和H股。
短期来看,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意在支持A股,因此A股反弹可能强于H股,进而为A股市场提供支撑。长期来看,投资应着眼于基本面而非政策扶持考虑。因此A股和H股走势将更加趋于一致。如果H股能够提供更高的收益增长率,H股的表现就会略优于A股。
我们认为目前大部分的风险已经释放了,我们的中国投资策略的现金水位也从原本的近20%下降到14%,从策略上会从防御转变为积极。
从股票选择而言,我们不会因为宏观因素去改变我们的投资哲学,还是要选择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这些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是比其他企业强很多。所以在这个时点上,更加要注重高质量的优质公司。
因为现在估值低于过去五年、十年的平均水平,如果宏观因素缓和,预期市场有机会回到平均估值水平,是否能达到,具体要看预期的政策能不能发生。
但市场不会一下子就回到牛市,我们只是看到了政策面的转折点,而基本面的底部还没有显现,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争论,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政府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很多结构性、机制上的变化,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
今年教育板块包括其中很优秀的企业都经历了调整。主要原因是监管政策的变化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的反应主要对公司未来监管风险的估计和预期。但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讲,实际影响不是特别大。大家可能短期过度恐慌。
教育我们还是长期看好的一个行业,监管环境加剧了行业的分化,强者恒强,龙头会吸收部分退出市场的中小公司的份额,所以长远来看现在是很好的机会。
医药是我们长期看好的行业。今年上半年表现比较好,原因是市场很多人认为这个板块防御性比较好,估值就偏高了,那时候我们认为这个估值很难持续因而调整仓位。
最近由于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药品价格的控制,医药行业估值出现较大的调整。在这个时点,对比企业长期的正常增长率,很多医药企业的估值又重新变得很有吸引力。但估值仅仅是考虑因素之一。目前中国面临监管的变化,未来药品行业开放程度会更高,药企将面临海外优质产品的竞争,对于药品质量要求更高了,因此其自身研发能力相当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讲,长远来看我们看好的还是一些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金融行业目前估值非常低,之前大家都担心中国的经济硬着陆,在估值中体现了非常高的对系统性风险的预期。但我们觉得短期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国家有相当的能力化解经济当中的风险并刺激经济。同时金融行业很大,中国短期可能也离不开以银行为主,间接金融为辅的融资环境。基于目前的估值,我们最近加仓了一些金融股,包括银行、保险。
由于之前国内的一些经济问题,以及资本流出的压力,人民币短期来说有一定压力,但是长期而言人民币兑美元总体上应该是比较稳定的。我们现在投资的企业,主要服务于国内的市场,人民币贬值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
首先,增加从美国的进口,最终缩小贸易赤字。
第二,中国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对于全球特别是大的企业都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美资企业最大的市场是在中国,例如通用、苹果。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未来这个门会开得更大。
第三,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推行竞争中性的机制,由此会引发一些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所谓竞争中性,是指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是外资,都一视同仁,共同参与竞争。未来在准入机制、补贴等等方面都会有所调整。
综上,这些都是对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来说影响非常大的、根本性的正面变化,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显现实际作用。
请点击以下链接获取联系方式
点击以下链接,找到离您最近的办事处
本网站使用 Cookies以确保您在我们的网站上获得最佳体验。您可以在隐私声明中找到更多信息,并可以在隐私设置中随时更改Cookies设置。
Once you are done reading, you can return to the previous page by using your browser's bac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