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本頁

勞動市場內出現干擾屬預料之內,但若干擾是來自臨時影響而非社會的自然進步或轉變,會發生甚麼事情?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勞動市場如何受新冠疫情影響,以及哪些可能會持續下去的變化。

眾所周知,新冠疫情幾乎影響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學校和工作場所從實地轉移到虛擬。在雜貨店、藥房,前線工作人員和醫療保健人員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旅遊業陷入困境。但在所有這些不同的例子中都有一個整體、一致的元素:人,更具體地說就是人和他們的工作。

自然顛覆與不規則的干擾

作為宏觀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爵士 (Sir Christopher Pissarides) 一直對勞動市場內的互動感興趣,他不僅做好準備,而且渴望探索新冠疫情帶來的全新顛覆。

「勞動市場的顛覆指的是新科技,主要是自動化,可能是製造業中的機械人、辦公室中的人工智能、電腦化等。」皮薩里季斯解釋。「數碼科技正在顛覆勞動市場的工作方式,因為它們需要不同技能。」

這種顛覆當然是自然的。由於科技進步,出現了新的行業,這些行業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令其他行業的作變得式微,甚至過時。這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的事情,也導致經濟學家和其他市場專家將自動化時代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然而,疫情帶來了一種非常新、不太正常的顛覆形式。

「新冠疫情對勞動市場造成的影響是,與他人接近會產生成本。」皮薩里季斯說。成本是健康風險,但如果你以更抽象的方式看待,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可以是任何成本。如果要我建議學生如何建立新冠疫情模型,我會說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假設每次與個人接觸,你都要放下一張 10 歐元的鈔票,這就是成本。這就是感染疾病的風險。」

新冠疫情對勞動市場造成的影響是,與他人接近會產生成本。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爵士

科技的作用

皮薩里季斯提出的模型含義是,我們正在努力節省成本,尋求科技或新的方式進行舊有行為,以減少與他人近距離接觸這項現在非常昂貴的活動。

「勞動市場的顛覆加劇,因為它推動的方向與科技之前推動的方向相同。」他繼續說。「你聽到大公司說我們計劃在未來 10 年內實現這樣那樣的流程自動化,現在我們打算在未來5年內實現。或者我們原本計劃在一年後引入這項科技,但由於新冠疫情,我們已經引入了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顛覆加速或增加的意思。」

隨著採用自動化和科技的轉變和加速,對員工進行再培訓亦是許多公司必須考慮的事情。「再培訓」這個詞語是皮薩里季斯本人在討論工作的未來時多次使用的詞語。然而,他說,再培訓的負擔不應完全落在工作者身上。

歷史例子

經濟發展的本質是,工作者的轉變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再培訓並不是甚麼新鮮事。」他說。「近代史上,最大的轉變在中國發生。在 1980 年代,大約 65% 到 70% 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工作。但時至今日可能有 10% 從事農業工作。那一半的勞動力必須接受再培訓,因為懂得如何耕地並不代表懂得如何在城市環境、工廠或服務業工作。我認為,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你要學習的新技能與你目前懂得的有很大分別。」

他以製造業和引入電力作為例子。在電力工廠靠蒸汽動力、體力勞動或兩者結合運作之前。隨著電力的引入,蒸汽被取代,令過程更快、更清潔。工人必須學習如何使用電力、如何管理電纜,就像他們必須學習使用蒸汽引擎一樣。

「但是,現在有人告訴你有一種新事物,那就是叫做人工智能的數碼科技,你要以某種方式編寫程式。這與你之前做的非常不同,所以這是一個更大的挑戰。」皮薩里季斯說。

「經濟發展的本質是,工作者的轉變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再培訓並不是甚麼新鮮事。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爵士

暫時的改變

採用自動化的行業例子與我們今天所經歷的有一個主要區別。過去的時代在乎於不斷發展和適應不斷變化。不過如果疫情或其他危機或崩潰帶來的勞動市場干擾是暫時性質,而且最終會恢復正常的話,那麼會發生甚麼事情?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是否會持續下去?根據皮薩里季斯的說法,這是一個我們可能還沒有完整答案的問題。

「在疫情期間,勞動市場的功能已經完全改變,因為我們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涉及與其他人的互動,而這種互動的成本對整個社會來說是非常巨大,所以我們採取了許多措施來盡量減少這種互動。」他說。「想想食物供應。餐廳關門,超市幾乎也關門,我們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運送食物的小型貨車和電單車,而且人們更多在家煮飯。」

「有趣的是疫情之後發生的事情,因為在疫情期間,很明顯一定會發生變化。但之後,我認為有兩個原因會導致長期變化。一個是我們在過去兩年開發了新科技,一旦有了新科技,你就不會放棄不用。最好例子是商務會議或研討會,以往都是親身出席的。你會用交通工具,也許是飛機,也許是火車,去與人見面、進行討論。現在你可以透過互聯網做到。」

現在的預期是大約 20% 的工作會留在家中或以遙距方式完成,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在家工作。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爵士

長期影響

皮薩里季斯認為會發生長期變化的第二個原因可能比採用新科技較為不明顯,但仍然有影響力。他說,很多人都不想成為第一個嘗試新事物的人或者做白老鼠。大部分人都是慣性生物。然而,當像疫情這樣的事情迫使我們改變行為時,新的和更好的習慣就有可能出現 。在家工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假設你在辦公室工作,坐在辦公桌前做很多工作,看著螢幕在網上完成你的工作。如果你去跟老闆要求每週有一天在家工作,我相信你的老闆會覺得你工作並不投入。」皮薩里季斯說。「現在,這些人是在新冠疫情時期處於最有利位置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在家工作。現在的預期是很多工作,大約 20% 的工作會留在家中或以遙距方式完成,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在家工作。

在皮薩里季斯的專家意見中,整體而言,自動化是一件正面的事情,但它必須與社會轉變攜手並進,從而達到最佳轉型,並且得到公共政策的支持。

「好處是你可以讓機器去做無聊的工作,然後人類可以做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包括多放假 。我非常喜歡放假。」他說。「缺點是很難看到更公平地分配自動化帶來的好處。自動化傾向於令社會上更富有的人受惠,因為是資本擁有者的工作得到機器輔助。因此,我們過去存在所有不平等現象都在加劇,這就是人們擔心自動化的原因。但我認為自動化的好處是政府可以運用其中的優勢來幫助轉型及提高工作質素。」

建議閱讀

進一步了解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爵士的肖像

發展中國家如何刺激增長?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爵士

201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