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差強人意的數據可能會削弱部份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信 心,更不用說“金髮女孩”情景。但我們認為,這更像是前進過程中的暫 時阻礙,原因如下:
通膨放緩趨勢依然明顯。細究2月消費者物價(CPI)報告,1月數據強勁 主要是由於一次性因素引起,這緩解了對於通膨再度加速的擔憂。此外, 通膨放緩是全球現象,核心通膨指標(按GDP加權)幾乎已回到2%。此 一共同趨勢意味著,過去三年經歷的通膨飆升和隨後的回落大多是由新冠 疫情相關的供給失調所致,而這種現象已基本緩解。相較於歐元區,近期 美國核心通膨的黏性可能也與“美國增長例外論”有關。這意味著,當前 的通膨更多是源自需求而非供給面。
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經濟增速逐漸恢復到可持續的水準。美國經濟增長 從不可持續的速度放緩至趨勢水準——2023年下半年的年化增速為4%, 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GDP追蹤指標預計2024年第一季增速降至2.3% ——這支撐了通膨放緩的前景。從歷史數據來看,工資增長和物價通膨之 間並不總是有明顯的領先-落後關係。不過,勞動力市場目前已降溫至更 接近平衡的水準,這意味著通膨更有可能繼續下降,而不是停留在當前水 準。多項勞動力市場指標(比如平均時薪、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薪資追 蹤、就業成本指數、離職率、全國獨立企業聯合會聘雇和薪酬計畫、職位 空缺與失業人數比率等)都已恢復到2020年年中或2021年年中的數字, 並呈現下行趨勢。
市場前景的關鍵在於“即便通膨下降速度比幾個月前預期的要慢,美聯準 會仍然希望降息”。兩週前,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證詞中表示,在 降息之前,美聯準會只需要“再多一點的證據”來確認通膨率正邁向2% 的目標,並指出“我們離此已不遠”。倘若勞動力市場不只降溫還進一步 轉“冷”,美聯準會甚至無需見到上述證據。換言之,美聯準會似乎不願 意破壞軟著陸進程,並且能容忍更為平緩的通膨回落趨勢。也就是所謂 的“美聯準會看跌期權”(Fed put)。
因此,儘管近期的數據顯示增長和通膨趨勢仍具不確定性,但我們認為應 避免對單一數據點過度解讀,而是對整體方向保持清晰的視野。美國的宏 觀環境仍然相當穩健,而且應能繼續保持下去。我們的基準情景是,美國 將達到軟著陸且美聯準會今年將降息三次。這種環境有利於優質債券。隨 著增長放緩,優質股票以及資產負債表強勁、盈利能力強且具韌性的公司 預計也會表現出色。
市場聚焦
市場聚焦
市場對較預期強勁的通膨數據反應不一 較預期強勁的美國2月CPI起初未引起股票投資者關注。數據公佈當天,標 普500指數還上漲1.1%,再創新高。然而,上週稍晚,生產者物價 (PPI)通膨加速再度引燃市場擔憂美聯準會降息速度可能不如預期地 快,市場情緒轉趨謹慎。標普500指數上週收跌0.1%,為連續第二週下 跌。
雖然近期的通膨數據偏強,打擊了美聯準會更早降息的期待,但我們認 為,美聯準會仍會在6月的政策會議上開啟降息。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 通膨將重回下降軌道,原因包括勞動力市場降溫、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住宅 價格漲幅進一步回落。
有鑒於此,我們提出了幾項重要的投資建議:首先,由於美聯準會降息, 現金的回報率料會逐漸下降,這將給目前未鎖定收益率的投資者帶來風 險。綜合投資於定期存款、階梯式債券組合以及精選的結構性投資*策 略,有助於投資者優化收益率,同時平衡交易對手方、利率、信用和流動 性風險。
其次,優質債券的收益率具吸引力,可提供持久的收入來源、多元化效益 及潛在的資本增值。第三,降息將更有利於小型股,因其對浮動利率債券 的依賴度更高。
要點:我們依然看好優質債券,並預計通膨將重新回落,從而使美聯準會 在今年內降息75個基點。
歷史證明股票在投資組合中的主導地位及多元化的益處 雖然美股在上週未能上漲,但2024年開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已17次創下 新高,年初迄今上漲7.3%,相比去年10月的低點漲幅更達到24%左右。 雖然這樣的創紀錄新高往往令投資者擔憂市場見頂,但歷史數據並不支持 這種擔憂。過去60年來,標普指數在60%的時間裡位於紀錄新高的上下 5%區間內。
如果將時間進一步拉長,可看出股票在投資組合中的主導地位及多元化配 置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在最新一期《全球投資回報年鑒》中的主要結 論。該報告回顧了1900年以來的金融市場走勢。
過去124年來,在這份報告研究覆蓋的21個國家中,股票的表現均優於債 券和票據,並且跑贏了通膨。倘若1900年在美國股市投入1美元,到 2023年底的名義價值將增長至87,620美元。如果將股息進行再投資,該 筆投資的購買力將增長2,443倍。這意味著在此期間美國股票的實際年回 報率達6.5%。
地域和資產類別多元化也至關重要。從124年來的歷史數據來看,相較於 單一市場,投資於市值加權的21個市場組合可使風險降低40%。1900年 以來美國股票實際回報率的標準差為19.9%,而股債比例為60%/40%投 資組合的標準差為13.5%。
要點:我們重申投資者應尋求在美國大型股、國際股票和小型股以及優質 債券中適當平衡配置,以獲得長期回報。
在AI時代放眼科技七巨頭之外 上週,美國科技巨擘的表現略遜於大盤,FANG+指數(追蹤美國交易最 活躍的十隻科技股)下跌1.1%,而標普500指數僅微跌0.1%。但2024年 年初至今,大型科技股的表現仍大幅領先,漲幅達11.2%,而總體指數則上漲7.3%。相較於去年10月的低點,FANG+指數已大漲37%,而標普 500指數的漲幅為24%。
*服務和產品之提供應依據(且受限於)相關應適用之法律規章、集團政策及投資者適合度等規定。
鑒於開發成本較高,我們預計大型科技公司將是人工智慧(AI)快速商業 化的主要受益者,配置不足的投資者應考慮逢低買入。不過,鑒於市場已 大幅上漲,其他投資者應小心過度集中的風險。因此,我們建議多元化佈 局科技股,包括從AI領域尋找下一批領軍者。具體如下:
首先,AI定製晶片。此類晶片由個別公司設計,作為對輝達和AMD等公司製造的昂貴圖形處理器(GPU)的補充。雖然這類特殊應用的ASIC晶片性能低於GPU,但對於推理和訓練小型生成式AI模型等應用來說具有較好的成本效益。
其次,AI邊緣計算前景看好,尤其是在亞洲。此類邊緣計算可以在本地設 備運行AI流程,而不是依賴於遠端伺服器,從而提升速度。第三,我們看 好半導體資本設備製造商,其有望受益於晶圓代工廠的資本支出回升、潛 在的硬體更新週期以及該行業的壟斷特徵。
要點:我們認為大型科技股的前景良好。不過,投資者應對在少數科技龍 頭過度集中配置的風險保持謹慎。我們建議多元化佈局科技股,包括從AI 領域尋找下一批領軍者。
非傳統型資產
非傳統型資產
非傳統型資產類型是包括避險基金、私募股權、房地產和管理型期貨(合稱為“另類投資”)的另類投資。另類投資基金的權益只出售給合格投資者,僅透過提供包含另類投資的風險、表現和費用等資訊的發售文件,敦促客戶在認購和持有基金前仔細閱讀這些文件。另類投資基金的投資具有投機性質,包含大量風險。特別是,這些投資:(1) 不是共同基金,不受與共同基金相同的監管要求;(2) 表現可能出現波動,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或大量投資;(3) 可能涉及有可能增加投資損失風險的槓桿和其他投機性投資做法;(4) 是長期的非流動性投資,一般不存在針對這類基金權益的二級市場,預計也不會開發這種二級市場;(5) 另類投資基金的權益一般不流動,受轉讓限制制約;(6) 可能不需要定期向投資者提供定價或估值資訊;(7) 一般包括複雜的稅務策略,向投資者分發稅務資訊時可能會有延遲;(8) 費用可能高昂,包括管理費和其他費用和開支,所有這些都會讓獲利減少。
另類投資基金的利益並不是任何銀行或其他已投保的存款機構的存款或義務,也不由任何銀行或其他已投保的存款機投擔保或背書,未經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或任何其他政府機構在聯邦範圍內投保。在投資另類投資基金之前,潛在投資者應瞭解這些風險,具備在較長的時期內承受這些風險的財務能力和意願,並應當把另類投資基金視為總體投資計畫的補充。
除了另類投資一般存在的風險,下列風險的與投資這些策略相關的其他風險:
- 避險基金風險:存在專門與避險基金投資相關的風險,可能包括與投資賣空、選擇權、小型股、“垃圾債券”、衍生品、危困證券、非美國證券和非流動投資相關的風險。
- 管理型期貨:存在專門與投資管理型期貨項目相關的風險。例如,並不是所有的經理人都始終關注所有的策略,管理型期貨策略可能具備重大的方向性要素。
- 房地產:存在專門與投資房地產產品和房地產投資信託相關的風險。包括與債務、一般經濟或當地市場情況的不利變動、政府、稅收、房地產和分區法律或法規的變動相關的風險,與出資要求相關的風險,對於某些房地產產品,則存在與按照聯邦稅法獲得優惠待遇的能力相關的風險。
- 私募股權:存在專門與投資私募股權相關的風險。可臨時提出出資要求,未能滿足出資要求會造成重大不利後果,包括但不限於損失全部投資。
- 外匯/貨幣風險:投資美國以外地區證券發行人的投資者應注意,即便是以美元計價的證券,美元與發行人“本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也會對這些證券的市場價值和流動性造成意外影響。這些證券可能也會受到美國投資者可能並未知曉的其他風險(如政治、經濟或監管變動)影響。
附錄(風險資訊)
附錄(風險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