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所想 重塑未來

2022年10月31日

第八屆瑞銀創新科技行業CEO高峰會將探討人類如何以持續的科技創新推進社會未來發展。 屆時各個領域的專業演講嘉賓將向全球投資者和商界領袖分享他們如何抓緊新經濟湧現的機遇。

現代科技不斷「突破所想 重塑未來」,和今年高峰會的主題如出一轍。 全球領袖將匯聚一堂,在高峰會上深入探討高增長行業以及它們獨特的商業模式。


活動視頻

主題討論環節 – 科技回擊報告

材料的未來 : 讓科學融入時尚

訪談 – 私有市場民主化

領袖對話 – 另類「網」想

訪談 – Web 3 時代重新定義電影製作

討論環節 – 藥研顛覆者

訪談 – Web 3 顛覆未來職場

領袖對話 – 小微經濟新格局

討論環節 – 變中求新:電動車及汽車行業的前景

讓「好故事」走得更遠

活動議程

科技是否正在改變您的生活? 這些挑戰者是誰?請在此下載DTS2022活動議程


會議主辦人

Iqbal Khan

瑞銀財富管理總裁

Iqbal Khan於2019年成為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及瑞士銀行集團(UBS AG)執行委員會成員。他自2019年起出任瑞銀財富管理聯席總裁,至2022年10月獲委任為瑞銀財富管理業務唯一總裁。於2021年,除瑞銀財富管理職位外,他更兼任瑞銀集團歐洲、中東及非洲總裁。他亦擔任瑞銀慈善基金會(UBS Optimus Foundation)瑞士理事會成員。

在加盟瑞銀前,Khan先生曾任職瑞信,分別於2015至2019年擔任國際財富管理業務行政總裁,及於2013至2015年擔任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財務總監。此前,他曾任職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瑞士分部。自2001年加入安永以來,他歷任多個職位,於2011至2013年間擔任金融服務鑑證及顧問服務部常務合夥人兼瑞士管理委員會成員,並於2009至2011年間擔任瑞士、歐洲、中東及非洲私人銀行業務銀行及資本市場部行業首席合夥人。

Khan先生持有蘇黎世大學國際商業法律高等碩士學位(LLM),亦為認可國際投資分析師、瑞士認可會計師及瑞士認可受託人。

其他事務及職務

  • 瑞士Room to Read理事會成員
  • 瑞銀(歐洲東南部)監事會成員

盧彩雲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聯席主管
瑞銀香港區主管及行政總裁

盧彩雲女士(Amy) 是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聯席主管兼瑞銀香港區主管及行政總裁, 並為瑞銀董事總經理。Amy 在銀行業有超過30 年的經驗,自1995 年加入瑞銀,曾擔任多個高層管理職位,包括超高淨值客戶亞太區及環球家族辦公室亞太區主管,負責建立及發展業務,現時瑞銀財富管理已成為服務超高淨值客戶的地區領袖。

Amy 積極領導香港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除了擔任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公會行政委員會的主席外,她亦是香港金融發展局的董事會成員。此外,Amy亦是香港教育局銀行專業培訓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金融管理局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的金融基建委員會委員,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顧問。

Amy 致力於推動大中華區的青年教育與科技創新。她為香港大學校董,及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顧問委員會成員。此外,Amy 亦是瑞銀慈善基金會(UBS Optimus Foundation) 的董事會成員,該組織為獨立的環球資助基金會,宗旨是改善全球兒童的教育及福利。

為表揚她多年來為推動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Amy 獲頒《亞洲私人銀行家》雜誌頒發2020 年「最佳私人銀行家」大獎,亦在2018 年獲「DHL/南華早報香港商業獎」頒授傑出管理獎,表彰她致力帶領瑞銀香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於2017 年,她被中國著名媒體第一財經選爲未來20 年帶領香港走在創新的最前沿,推動經濟發展的20 人之一。

金弘毅

瑞銀亞太區投資銀行主管

金弘毅任瑞銀亞太區投資銀行主管,駐香港。

2020年至2022年,金先生擔任瑞銀集團中國總裁。2009年至2015年,他擔任瑞銀亞洲投資銀行部主管。2009年前,他曾擔任過多種高級職務,如瑞銀亞洲金融機構組主管,瑞銀亞洲兼併與收購組主管。

金先生積極推動瑞銀的業務發展,特別是在中國內地的業務發展,包括瑞銀在2018年及2022年先後增持瑞銀證券股權;在2007年設立了瑞銀證券;和在2005年瑞銀對中國銀行投資5億美元。

2016至2019年,金先生擔任中國郵儲銀行非執行董事。在2015年至2016年,他是英格蘭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訪問院士。

金先生1994年在倫敦加入瑞銀投行的前身華寶證券,並于1996年轉往香港。他1993年是普華永道駐倫敦特許會計師。他擁有英格蘭劍橋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演講嘉賓

Aengus Tran醫生

Harrison.ai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 合資格醫生
  • 具世界排名的人工智能工程師及數據科學家
  • 《每日電訊報》30位30歲以下科技企業家之一
  • 《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之一

Aengus Tran是一位醫生,也是一位具世界排名的人工智能工程師及數據科學家。他亦是harrison.ai的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該公司為一家由臨床醫生領導的人工智能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解決當今醫療領域導致不公平診斷的重大問題。Aengus及其團隊已迅速開發具突破性的人工智能軟件,應用涵蓋體外受精及放射學,並且將能夠應用於病理學,旨在幫助臨床醫生更迅速做出正確診斷,治療患者。

Aengus Tran與兄長Dimitry Tran於越南長大,他們的父親撰寫了越南全國學生所使用的主要數學教科書。二人年幼時跟隨父親學習編程,並擁有第一台進口越南的「家用電腦」。Aengus於16歲移居澳洲,並就讀位於布萊克沃特爾灣的悉尼中學,他其後於新南威爾士大學修讀醫學。在醫學培訓期間,Aengus對心臟病學產生濃厚興趣,並擔任大學心胸科學會(一個學生組織)主席。在Tam Duc Hospital心臟中心的臨時實習期間,他注意到醫生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缺乏人力物力,因而未能有效管理及預防疾病。這讓Aengus頓悟,並得出一個結論:醫療行業最為需要的是擴充能力。

他於新南威爾士大學就讀期間,得到充分展示商業才能的機會,與他人共同合作開發提供「社交化售票」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式ClubQnect,並以此程式於香港理工大學世界學生創新企業挑戰賽中獲勝。他亦創建一個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幫助胚胎學家提高體外受精懷孕機率。「Ivy」是一個深度學習模型,能夠利用延時孵化影片增加懷孕機率。該人工智能軟件由Aengus與澳洲生殖服務提供商Virtus Health共同開發,並於2019年以6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予瑞典公司Vitrolife。Aengus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新南威爾士大學,加上他所開發的Ivy軟件大獲成功,使他踏上建構可擴大醫療規模技術的道路,從而革新醫療實踐。他對電腦科學充滿熱情,對醫學專業有著深厚知識,並且懷著改變世界的宏大理想,因此於24歲時與兄長Dimitry Tran創辦harrison.ai。

harrison.ai肩負著驚人的使命,以每天改善數百萬名患者的護理質素為宗旨。公司正透過與世界領先的醫療保健機構合作,建立一系列企業,以迅速向市場大規模推出可拯救生命的產品。Aengus身兼臨床醫生及人工智能工程師的角色,能夠構思出在臨床應用上可靠的設計,且技術上穩健的解決方案,造福於患者。harrison.ai自2018年創辦以來,一直以驚人速度增長,並已為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籌集了1.58億美元資金。Aengus本人及其遠見卓識引起了澳洲風險投資公司Blackbird Ventures的注意,後者牽頭進行融資,並引領維港投資、Skip Capital及Ramsay Healthcare加入。

harrison.ai與澳洲最大醫療成像服務提供商I-MED合作,創辦了目前全球最大放射學人工智能公司之一的annalise.ai,其首件產品Annalise Enterprise CXR,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胸部x光解決方案,能夠檢測124項結果,較現有其他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多出十倍。在三年內,Aengus與其團隊開發了兩件放射學領域產品,分別為胸部x光支援工具,及腦部掃描支援工具CT Brain。由於市場缺乏發射科醫生,推動該公司推出這兩件產品;在某些國家,例如英國,短缺率高達40%。

2020年,franklin.ai誕生。全球病理學領域面臨嚴峻的病理學人員短缺,2007年至2017年,儘管美國病理學領域的工作量增加,但病理學家的數量卻減少了18%。考慮到這一現象,harrison.ai與Sonic Health合作,為病理學構建具突破性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幫助擴大全球的診斷及護理能力。Aengus獲列為《每日電訊報》評選的澳洲30位30歲以下科技企業家之一,獲認可為30歲以下最聰明的人士之一,擁有宏觀思維,以醫療科技改變生命。這位年輕企業家亦獲選為《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之一,他立下簡單而大膽的使命:他發明的技術可觸及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使所有人都能夠公平享有醫療保健服務。

Alex Zhavoronkov博士

英矽智能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Alex Zhavoronkov博士為英矽智能的行政總裁兼創辦人,該公司為一家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臨床階段生物醫藥公司,已透過多輪融資募集超過3億美元,並已獲提名7款臨床前候選藥物,其由人工智能發現及設計的抗纖維化候選藥物亦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Alex Zhavoronkov博士亦是巴克老齡化研究中心的人工智能學科客座教授。自2014年以來,他發表了超過150篇經同行評審的學術出版物及兩部著作。

Antonin de Fougerolles博士

Evox Therapeutics行政總裁

Antonin (Tony) de Fougerolles自2017年末起擔任Evox Therapeutics的行政總裁。Evox正在研發一種新療法,利用天然傳遞系統中的小囊泡,亦即外泌體,以非免疫原性及可重複的方式將各類基因藥物(如基因治療、基因編輯、核醣核酸干擾、信使核糖核酸等)傳遞至目前其他療法未能達至的組織及細胞。

Tony擁有25年從事生物科技研發的經驗,於開發及推進三種新藥物療法(信使核糖核酸、核醣核酸干擾、納米抗體)上市中擔當重要角色,並自三家現時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企業(莫德納、艾拉倫、Ablynx)於初創階段時助其成長。此前,Tony為Ablynx的科學總監,帶領公司的非臨床研發業務,他將研發方案從10個增至50個,並助caplacizumab獲批成為首個納米抗體藥物。在加入Ablynx前,Tony為莫德納的創始人兼科學總監,是公司的首批員工之一,他率先使用新療法,以經化學修飾的信使核糖核酸治療罕見疾病及製造疫苗,並發明用於莫德納及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的信使核糖核酸化學及基礎脂質納米顆粒配方。於加入莫德納前,Tony為艾拉倫最早的6名員工之一,擔任研究副總裁,參與研發核醣核酸干擾機制新療法,包括監督研發第一個獲批的脂質納米顆粒核醣核酸干擾傳遞系統,並幫助研發多隻現已獲批的核醣核酸干擾藥物,治療致命疾病;他亦是因利司然藥物的發明者之一,該藥物是已獲批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的PCSK9核醣核酸干擾藥物。

在Tony的職業生涯中,他以股權融資籌集逾1.5億美元。作為一名研究文章作者及藥物療法的主要研究人員,他獲得超過8,000萬美元資助,並撰寫逾60部經同行審評的科學刊物。他亦是逾100項美國專利的發明人,涵蓋大多數信使核糖核酸療法/疫苗領域的主要基礎專利。此外,他是Walking Fish Therapeutics(一家B細胞療法開發商)的董事,投資多家生物科技初創公司,並擔任其顧問。Tony是Ascension的創業合伙人,Ascension總部設於倫敦,是一家側重種子階段的創投公司。最後,他亦為數家非牟利組織及慈善機構提供志願服務。他於哈佛大學獲得免疫學博士學位。


Arcady Sosinov

FreeWire Technologie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Arcady已籌集超過2億美元的私募股權資本,並將FreeWire發展成為一家全球電動車充電及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他創辦FreeWire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電動車充電變得更方便、更快捷、更普及。

而在此之前,他曾從事金融及投資管理近十年,先後任職於紐約梅隆銀行及GMO。Arcady持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經濟學及工商管理兩個學士學位。

Catherine Roggero-Lovisi

Modern Meadow行政總裁

Catherine Roggero-Lovisi是環球消費品行業資深人士,亦是Modern Meadow的行政總裁。Modern Meadow為一家致力推進人類及地球健康,並以目的為導向的蛋白質應用公司。

Catherine在創立及領導創新型和大規模環球企業方面具有良好往績。在擔任歐萊雅亞太地區總經理及露華濃北美地區總裁期間,她負責管理企業收入、利潤、消費者洞察、數據分析及新業務發展。Catherine於Christian Louboutin任職期間,獲委任為首位管理全球美容業務的總經理,並將業務打造成行業內知名度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品牌之一。她在推動企業發展、提升品牌價值、建立產品形象及發展夥伴關係方面持續優於市場表現。她亦擔任Positive Planet US的執行董事會成員,該聯盟宗旨為透過創業減輕貧困。她來自法國,現居紐約。她持有美國雷鳥全球管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和管理學碩士學位,以及佛羅里達理工學院學士學位。

李小加

滴灌通創始人兼主席
港交所前行政總裁

李小加先生是滴灌通集團的創始人和主席。李小加先生自 2010年至 2020年擔任香 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

在任期間,李先生成功推動了香港交易所歷史上至關重要的多項戰略舉措,包括於2012年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於2014、2016及2017年分別推出「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加強了國際市場與中國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以及在2018年推出上市制度改革,迎來了大批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加盟香港交易所前,李先生在2003至2009年擔任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在1999至2003年擔任美林證券中國區總裁。在1994 年加入美林前,李先生曾在紐約的布朗伍德律師事務所(Brown & Wood)與達維律師事務所(Davis Polk & Wardwell)執業。

李先生現擔任固定收益電子交易平台MarketAxess Holdings Inc.的董事,同時為亞洲企業領袖協會(Asia Business Council)的理事會成員。

李先生畢業於中國廈門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其後獲得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新聞系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Chris Chen

Apeiron Bioenergy聯合創辦人

Chris Chen為Apeiron Agrocommodities的聯合創辦人兼執行董事,負責管理公司的環球交易組合及制定整體發展策略。

Apeiron Agrocommodities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錄得盈利。於創立Apeiron前,Chris Chen先生曾於紐約一家基金公司工作兩年,擔任自營交易員。在Chris Chen先生的領導下,Apeiron獲得多個獎項,其中包括50家傑出企業獎(E50)及新加坡國際企業100強。Chris持有密歇根大學史蒂芬·羅斯商學院的工商學學士,主修金融及會計。

Apeiron Bioenergy是一家環球綜合型企業,從原料到成品及副產品,在整個生物能源產品鏈的每一環均享有領先地位。公司透過完善供應鏈、風險管理方面的豐富知識及經驗和以客戶為本的分銷方針來經營環球業務,力求為供應商及消費者創造有價值及有利可圖的環境。公司致力採用廢物原料生產可再生柴油/燃料,用於海陸空運輸,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David Lee

Iyuno-SDI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David Lee為Iyuno-SDI Group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負責這個全球業務覆蓋地域最廣的領先娛樂科技及本地化服務公司的戰略制定及企業整合。他於2002年創立Iyuno Media Group,利用免費軟件為韓國光碟公司製作字幕。

隨著有線電視的興起,David把重心轉移並成立MediaTrans。MediaTrans是自動字幕生成平台,字幕檔案可直接用於有線廣播公司的編輯工作流程中。公司成立後迅速攻佔韓國九成的字幕市場。2006年,他將公司遷至新加坡,以打入東南亞市場。順應市場發展,他將MediaTrans重新打造成一個內容儲存及管理的雲端字幕平台。平台現稱作iMEDIATRANS,用家能夠於世界各地利用網絡瀏覽器製作及自行管理字幕項目工作。Iyuno於2019年與歐洲本地化服務公司BTI Studios合併,並於2021年收購競爭對手SDI Media。公司目前為全球最大的配音、字幕、接入及媒體服務供應商,為每種內容分發平台提供100多種語言服務。

David在工作中屢獲獎項,最近亦獲專業服務機構安永評為2019年新加坡安永年度企業家。

David Hughes博士

CN Bio Innovations行政總裁

Hughes博士於2018年獲委任為CN Bio行政總裁,此前曾擔任該公司首席技術官及工程部主管。他於2020年帶領CN Bio進行A輪融資,籌集資金達900萬美元,亦幫助該公司發展成為器官晶片市場的領軍者。

器官晶片技術將於未來十年大幅提高藥物研發的效率。Hughes博士是業內享譽盛名的創新者,曾領導該公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簽訂一份為期五年、價值2,600萬美元的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關鍵合約,共同參與建立人體晶片。他持有英國牛津大學工程學碩士學位及化學工程博士學位。


劉富榮

裕承科金集團行政總裁

劉富榮先生於2021年6月加入裕承科金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號:0279),現任集團總經理、執行董事。

劉富榮先生擁有超過20年的中國及美國證券交易、資產管理從業經驗及金融機構企業管理經驗,歷任瑞銀證券(美國、亞洲)有限公司權益部交易員,全球十大對沖基金Elliott Advisors(香港)有限公司投資經理,美林(亞太)有限公司基金經理、PCA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香港),融通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投資總監及副總經理、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國際業務部投資總監,並在2002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榮譽)學士學位。

Gavin Wood博士

Ethereum聯合創辦人
Polkadot創辦人

作為Ethereum聯合創辦人兼首席技術總監,Gavin是區塊鏈技術的創造者。區塊鏈行業的基本構件,如Solidity、Proof-of-Authority共識機制和Whisper等,都是由他發明。

Gavin目前在Parity帶領Substrate和Polkadot的創新工作。他在2014年創造了「Web 3. 0」一詞,同時是Web3 Foundation的總裁。

Hon Weng Chong醫生

Cortical Lab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Hon Weng Chong是Cortical Labs的行政總裁兼創辦人。他曾於墨爾本大學修讀醫科,是一名醫生,亦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研究學者。

醫科畢業後,Chong醫生從事醫生工作,期間萌生的念頭驅使他創立了自己首家醫療企業。Hon是CliniCloud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公司背靠騰訊及平安創新投資,以製造雲端連接醫療設備為主。Chong醫生於2018年退出公司後,便開始著手研究以電腦設備培育腦細胞的概念,從而探索可取代通用人工智能中的矽替代品,Cortical Labs於2019年隨之而成立。


Julian Teicke

wefox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Julian Teicke為wefox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該公司是一家全棧式數碼保險公司,致力透過科技大幅優化保險服務。

wefox自2015年創辦以來,收入每年翻倍。於2021年,wefox擁有1200名員工,為逾10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收入達3億美元,是歐洲領先的數碼保險公司。wefox有望收入再次翻倍,並旨在成為第一家收入達10億美元的數碼保險公司。

2021年,wefox成功完成6.5億美元的C輪融資,取得創紀錄的成果,於創辦6年後,交易後估值達30億美元。

2019年,wefox成功完成2.35億美元的B輪融資,取得創紀錄的成果,使公司成為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保險科技公司之一,並獲《金融時報》旗下科技雜誌《Sifted》列為全球十大最快發展成為獨角獸公司的初創企業之一。

創辦wefox前,Julian創辦了瑞士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DeinDeal」,使其確立市場主導地位,並成功將DeinDeal出售予國際媒體公司。他亦是EMPAUA的創辦成員之一,曾成功指導多家初創企業。

Kendrick Nguyen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Kendrick是Republic的行政總裁。Republic是一家致力普及私人市場投資的環球金融公司,經營一家數碼投資銀行,為企業提供代幣化服務和社區動員解決方案,以及一個環球頂級市場,讓零售及高淨值投資者可直接跨國/地區購買和交易私人證券。

在Valor Equity Partners、幣安、摩根士丹利等領先機構的支持下,Republic擁有超過250萬名用戶,涵蓋100多個國家,並於美國、英國、杜拜、南韓及新加坡設有辦事處。在2016年創立Republic前,Kendrick曾擔任AngelList的法律顧問、CoinList的臨時行政總裁及The Permal Group的副總裁兼首席法律顧問。他亦曾擔任史丹福法學院及史丹福大學企業管治中心的院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成員、美國國會及越南政府經常就私人市場、區塊鏈及散戶入市等方面相交的議題諮詢Kendrick。

Konrad Bergström

X Shore創辦人兼總裁

Konrad Bergström是一位斯德哥爾摩的連續創業家,打造了多個近年來瑞典最成功的初創企業及快速增長品牌,其中包括電動船製造商X Shore,以及為Marshall Amplification及Adidas生產消費電子產品的科技巨頭Zound Industries。

由於自1980年代末首次創業以來,他一直處於瑞典商業發展的核心位置,亦為斯德哥爾摩作出貢獻,助其獲得「歐洲矽谷」的美名,Konrad獲授予瑞典最高榮譽之一的國王獎章。

在「白手興家(實際上從開始時便有資金支持)」的時代,Konrad真正從零開始,經歷創業過程中的起伏跌宕,不論是從無家可歸至取得巨大成功,或是因破產貧困而住車上,他都曾體驗過。

在長達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Konrad在打造全球成功企業方面累積了豐富的技能及專業知識,領域橫跨國際體育品牌至世界領先的消費電子組織。近年來,他轉向致力保護環境的倡議及項目,創立並投資多個以可持續發展及環境影響為核心的企業,如銷售環保及天然護理產品的蘇黎世集體企業Soeder、生產有機杜松子酒的ÓGIN Distillery,以及Wildhood Foundation,一家旨在提高大眾意識及籌集資金,以保護大象及其他瀕危物種免受非法狩獵及販賣的慈善組織。Konrad多年來的眾多創業成就、發明及投資獲得商業、設計、營銷等不同領域的認可,並獲授予多個獎項。

Konrad於2022年獲Monocle列入Monocle Book of Entrepreneurs。他曾擔任聯合國項目事務署顧問,並需時常往返位於瑞典及西班牙的居所。

Konrad曾於多個國際會議及活動上發表演講,並向《福布斯》、BBC及《泰晤士報》分享其對創業的見解以及關於北歐文化的討論。


Mark Cachia

Scytale Ventures創辦人

Mark利用自己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及Ed Hesse、Gavin Wood及Aeron Buchanan在技術方面的知識和區塊鏈行業的連繫,於2017年創立Scytale Ventures並推出他的首隻創投基金Scytale Horizon。

2015年之前,Mark共同創辦並管理財富管理公司Infinity Capital, A.S.,該公司管理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及創業投資。Mark在維也納、倫敦及紐約均設有辦事處的Erste Group Bank工作12年,擔任另類投資主管,管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直接投資、對沖基金及私募股權投資。2000至2003年,他出任Hennessee Group LLC的副總裁,為客戶提供對沖基金投資組合的建議。Mark的事業生涯始於1994年,當時他在華爾街Garban International(現為ICAP旗下公司)擔任機構債券經紀及交易員。

Mark身為投資者帶來的附加價值及產生的影響力無庸置疑。他目前是Web 3基金會 (Web 3 Foundation)、能源網路基金會 (Energy Web Foundation)及海洋協議 (Ocean Protocol)的顧問。

Mohandass Kalaichelvan

Spenmo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成立Spenmo之前,Mohandass是東南亞最大科技公司之一Grab的區域金融科技策略主管,曾參與推出多個金融服務產品。

他在加入Grab前亦曾任BCG的管理顧問。他目前是東南亞知名B2B應付帳款軟件Spenmo的負責人。

Nicholas Hawker博士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Nick是First Light Fusion的創辦人,並同時兼任公司的行政總裁及首席技術總監,負責推進First Light業務策略及科技發展。

Nick於2007年撰寫碩士論文時開始研究核聚變,當時他於牛津大學與Yiannis Ventikos(First Light 的聯合創辦人)共同進行研究工作。

他修讀博士學位課程時仍然持續這項研究,而於就學期間,他進行了流體動力學模擬,透過衝擊驅動空腔坍塌。

Nick亦為公司董事會的執行董事。


蔡碧琪

鏈知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蔡碧琪(Peggy)是鏈知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曾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工程(機械人及電腦視訊)、金融及統計學。

Peggy一直在世界各地從事金融工作,曾於三藩市任職TPG Capital,負責受壓資產及特殊境況投資;於倫敦任職Silver Lake Partners,負責歐洲科技範疇的私募股權投資;於紐約市任職高盛投資銀行部,與不少著名科技及媒體公司合作。

鏈知已協助10億名知識型工作者盡展所長。知識型工作者設立單一個人檔案後,便能獲得鏈知所提供的機會,或其他公司或機構在此平台所經營的私人網絡或市場上的機會。平台對接全球各地超過350家企業,當中不乏財富500強、高增長型初創企業及投資公司等,每天提供的諮詢、項目、兼職及全職機會多達數千個。

鏈知的相關數據和軟件平台是知識型工作的基礎設施,提供資歷證明、工作流程工具及獎勵措施。制度須跟上日後工作模式的轉變,而鏈知平台將是解鎖當中經濟潛力的關鍵。

Peggy深信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她餘暇會創作藝術及瓷器,亦樂於學習新事物。

蕭錦誠

EcoCeres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蕭錦誠先生是 EcoCeres,Inc.的共同創始人兼行政總裁,EcoCeres是一個先進的生物精煉平台,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卓越的 ESG 表現。蕭先生於80年代分別取得劍橋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並於2016年完成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課程。

自1985 年加入中華煤氣集團以來的37年中,蕭先生領導並達成了多個突破性的里程碑。九十年代初,蕭先生啟動內地燃氣的業務發展,其後更被任命為中山燃氣企業的總經理,為集團內地公用事業奠下基礎。至新千禧之交,蕭先生從香港機場管理局取得為期40年的永久航空煤油貯库的特許經營權,並領導相關的設計、建造及營運工作。2003年,蕭先生出任集團市務總經理,負責香港燃氣業務所有的市務營銷職能。

2008年,蕭先生出任中華煤氣集團的營運總裁,並建立新能源業務平台,旨在開發創新解決方案,將低價值原料提升為高價值產品。當中可持續生物質是關鍵的原料選擇,並以此逐步演化至2021年成為一個全新而獨立的業務平台—EcoCeres,矢志為全球實現碳中和發展所需的脫碳解決方案,蕭先生成為EcoCeres先進生物精煉平台的創始行政總裁。

阮明星

RWDC Industries聯合創辦人兼執行主席

阮明星先生為RWDC Industries的執行主席,亦是MEI Group的執行董事,後者總部設於新加坡,從事工程、採購及建築管理和項目諮詢業務。

阮先生於2014年末與Carraway 博士合作創立生物科技公司RWDC Industries。公司致力於研發生物聚合物作廣泛的應用,包括用於製作紙張和卡紙塗層,以及餐飲服務、食品包裝和消費產品包裝行業使用的彈性薄膜與硬包裝材料。RWDC Industries正加快其獨特產品的商業化步伐,幫助行業利用生物基材料推進報廢物料循環再造的策略,而目前普遍使用的塑膠是從石油中提煉的一次性產品,並不能夠達致循環再造目的。

阮先生曾獲新加坡政府頒發聯邦獎學金,並於1967年畢業於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他曾擔任多個公私營機構的董事,包括新加坡煤氣公司(公用事業供應商)、發展置地(地產發展商)及勝科工業(工業集團)。

1971至1973年間,阮先生於Beecham Pharmaceuticals工作,並參與建造新加坡首個符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標準的半合成青霉素工廠。他改組原本的Niro噴霧乾燥器,讓青霉素品質及乾燥度符合製藥市場的規定。現時,世界上所有著名乾燥器品牌均沿用這些功能,以便產品能於潮濕環境中運作。阮先生亦帶領其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團隊,研發了能最高效回收膠囊活性成分的儀器。

在阮先生的領導下,MEI自1973年起開始承接微電子/半導體、石化、餐飲及製藥等《財富》雜誌500強企業的項目。


陸榮華

蔚能行政總裁

蔚能的行政總裁陸榮華先生為復旦大學微電子學專業碩士,擁有多年的諮詢、投融資行業從業經驗,專注於能源領域,是電池管理行業的領先專家之一。

歷任蔚來能源電池、數據運營和戰略團隊負責人,對車電分離下的電池全生命週期管理,商業模式設計,戰略規劃具有豐富經驗。

梁銳

欣旺達電子副總經理
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子公司代理行政總裁

梁銳先生,欣旺達電子副總經理及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子公司代理首席執行官,擁有二十餘年深厚的電池行業經驗,曾任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欣旺達惠州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現升任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梁銳先生於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並於南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畢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畢業。

陳家榜博士

法博智能移動總經理

陳博士是一名科技愛好者,也是一位熱衷於移動機械人的初創企業家。在國立臺灣大學修畢工程博士課程後,他於MOXA展開了事業生涯。MOXA是一家領先的工業網絡、計算及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2017年,他在全球頂尖邊緣計算公司凌華科技擔任Advanced Robotic Platform Group總監。任職期間,他致力於將基於數據分發服務的第二代機械人作業系統(ROS 2)推向世界,並為工業機械人、服務機械人、自主移動車輛、協作式機械人等領域物色潛在市場。

目前,他擔任法博智能移動總經理一職,帶領公司從零開始打造全球首個跨品牌機械人管理平台「Swarm Autonomy群機智主解決方案」及「SMR機械人系列」,短短兩年內便實現產品商業化。法博智能移動旨在幫助世界工廠加快實現「工業4.0」,透過「Swarm Autonomy群機智主解決方案」,讓不同品牌的機械人和設備能夠輕鬆地在現有的系統及網絡基礎設施中進行部署及擴建。

陳博士希望發揚「Swarm Autonomy群機智主解決方案」的力量,以安全可靠的技術為客戶帶來最佳的機械人移動體驗。


Scott Brown博士

Nexeon行政總裁

Scott Brown是Nexeon Limited的行政總裁,該公司總部設於英國,致力於開發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科技的矽陽極技術。在擔任行政總裁期間,他成功帶領公司進行數輪融資,並將公司定位為能源儲存技術的先進材料供應商。

此前,Scott為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CDT)的行政副總裁,負責公司的商業及知識產權業務,並擔任該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團隊的一員。他亦曾擔任住友化學與CDT合資企業的行政副總裁,於日本定居及工作多年。CDT後來出售予住友化學。在加入CDT前,Scott曾擔任道康寧(現為陶氏化學的全資子公司)電子材料業務的全球研發總監,道康寧的總部設於美國,為一家年收入逾60億美元的跨國企業。他曾於美國生活及工作,並於道康寧任職期間獲得擴充企業及處理製造業務的經驗。Scott為施羅德英國公共私人投資信託的非執行董事,他持有化學博士學位、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馮德倫

演員/導演
Grid6 Studios聯合創辦人
《Departed Apes》創作者

馮德倫以幕前幕後的工作成就著稱。作為一名演員,他在大中華地區家喻戶曉;作為一名導演,他近年監製及執導了荷里活AMC電視劇《荒原》及Netflix的《五行刺客》。

結合對電影敘事及第三代互聯網 (web3) 的熱愛,他與寰亞傳媒集團聯合創辦web3內容供應商Grid6 Studios。寰亞傳媒集團是亞洲最大電影公司之一,亦是Dapper Labs、Animoca Brands、The Sandbox及Yuga Labs等公司的投資者。馮德倫以亞洲電影業最成功IP《無間道》為靈感,創作出《Departed Apes》,帶領Grid6 Studios首次進入NFT領域。

Walter Kreisel

neoom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Walter Kreisel是一位提倡能源轉型的奧地利企業家,其創立的公司neoom在德語國家的能源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他與其團隊及合作夥伴的目標,是讓所有人都能夠以可負擔的價錢,獲得安全清潔的能源和水源,而滿足這兩個基本需求,將能夠為子孫後代提供繁榮穩定的生活環境。Walter Kreisel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並經常於演講中講述這一願景,以激勵聽眾。他的專業知識得到國際認可,早前亦獲邀於跨國氣候會議COP26上發言。


趙悅凱

思靈機器人聯合創辦人

趙悅凱是思靈機器人的聯合創辦人。思靈機器人是一家擁有軟硬件專業技術的全球領先機械人平台公司,提供高端智能機械人大腦及高靈敏度的機械人,可應用於精密組裝、醫療、農業等行業。

加入思靈機器人之前,趙先生曾於香港任職瑞士信貸集團及天達。從香港遷往北京後,他擔任中國規模最大的互惠基金—天弘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超過人民幣一萬億元)的聯合主管,是天弘資產管理的負責人。

崔屹教授

EnerVenue創辦人兼主席

崔屹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現為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能源科學與工程系Fortinet Founders終身講席教授,世界著名的材料和能源科學家,斯坦福大學Precourt能源研究所首位華人主任,現任知名科學期刊《納米快訊》執行主編,美國灣區光伏聯盟共同主任和電池500聯盟共同主任。

崔教授從事納米、新材料、新能源、環境保護和生物科學的研究。崔教授1976年出生於廣西來賓, 1998年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本科畢業; 2002年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博士學位;之後拿到著名的Miller Fellowship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5年加盟斯坦福大學任教, 先後任助理教授, 終身副教授和終身正教授。崔屹教授先後在包括Science(科學)、Nature(自然)、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納米科技)、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訊) 等世界頂級期刊發表高水平科技論文500多篇,全球學術性演講、講座超過400場,其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和發明亦引起了工業界的高度關注。他發表的科技論文的被引用指數H-index(Google)高達237. 2014年, 他被路透社評為世界排名第一的材料科學家。他的三項不同的技術 (2016新型冷卻布料,2014新型熱電池, 2010納米電擊殺菌)分別三次被《科學美國人》評為“十大改變世界的技術”。他因傑出的研究成就多次獲獎,包括全球能源獎 (2021),美國能源部最高獎之一的勞倫斯獎 (2021),材料界最高獎之一的美國材料學會獎章 (2020),2017年被授予美國Blavatnik 國家獎, 2022年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20年入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8年入選電化學學會會士,2016年入選美國材料學會會士, 2015年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04年被評為世界頂尖青年發明家獎。崔屹教授目前在美國申請超過50項專利。 2008年崔教授在美國矽谷創建Amprius (安普瑞斯)公司,生產出全世界能量密度最高的鋰電池,在消費電子,無人機和電動汽車上有廣泛應用。 2015年,崔教授與美國前能源部長、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教授(現為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在矽谷共同創建了4C Air公司,將他們合作發明的突破性技術產業化,致力於潔淨空氣的過濾,用於PM2.5和新冠病毒等顆粒物的淨化。 2017年,崔教授創建了EEnotech 科技控股公司,將他的其它多項技術產業化。 2020年,他創建了EnerVenue公司, 將他的突破性儲能技術金屬-氫氣電池產業化,用於太陽能,風能,電網儲能。 2021年,他創建了LifeLabs Design公司, 將他的冷熱布料技術產業化。


主持人

宋雨韻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全球工業組亞洲區董事

宋雨韻是亞洲工業組董事,專注於工業科技和汽車科技領域。宋小姐於2018年加入香港瑞銀投行部。

宋小姐近期參加的重大交易包括理想汽車16億美元的美國IPO及16億美元的後續配售(2020)、8.6億美元的可轉債發行(2021)以及15億美元的香港雙重上市(2021),元戎啟行2.5億美元B論融資(2021),富地石油 4.3億美元等值雙貨幣銀團貸款(2021),招商局控股(香港)向中集集團發行的2.3億美元可交換債券(2021),吉利汽車(175.HK)增發8.36億美元(2020),招商局港口6億美元雙批次次級永久債券發行(2020),招商港2億美元次級永久債券發行(2020),淡水河谷公司以3.9億美元出售PT Vale的少數股權至InAlum(2020),Adani Transmission 5億144A / Reg S美元債券發行(2019)。

宋小姐持有Boston College會計學碩士學位,以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會計專業)。她能說流利的英語、普通話和廣東話。

宋小姐是美國註冊會計師(AICPA)及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

黃慰恩

瑞銀新經濟戰略業務發展部主管

黃慰恩在科技、媒體及電訊行業擁有逾15年的從業經驗,最近期的職位為在滙豐及美銀證券集團擔任分析師,在金融業內享負盛名,並在具公信力的投資者調查中名列榜首,例如《機構投資者調查(2016-17)》及《亞洲貨幣(2018-2021)》。

憑藉淵博的行業知識及廣泛的業務網絡,她能有效利用瑞銀作為一家綜合銀行的優勢,確立商業機遇並為我們在新經濟領域的現有及潛在客戶建立聯繫。

Damien Horth

瑞銀全球研究新業務開發部主管

隨著監管及科技變化對傳統營商模式造成衝擊,投資研究行業亦正在快速轉變。瑞銀全球研究部致力開發新產品、平台及合作關係,充分利用其在市場上具有領先優勢的差異化內容。Damien在香港負責領導這項全球性的工作。

於2020年擔任這一職位之前,Damien帶領瑞銀亞太地區投資研究團隊已將近十年。瑞銀一直是區內對研究投入最多資源的機構之一,團隊在2016至2019年的亞太地區機構投資者調查中高踞榜首(綜合排名)。

在負責亞太地區職務之前,Damien是日本研究部主管,曾帶領團隊在多項投資者調查中躋身前三。他於2005年轉戰亞洲,最初擔任瑞銀排名第一的亞洲交通運輸研究團隊主管。他亦是該行業的全球協調人。

Damien於2002年在倫敦加入瑞銀,擁有近30年的投資研究經驗。他在澳洲展開他的事業生涯,先後負責ABN AMRO及BT Alex Brown當地交通運輸業的工作。他持有新英格蘭大學(澳洲)貿易學(金融及會計)學士學位,並於2017年完成哈佛商學院高階管理課程(AMP)。


施德銘

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全球大宗商品及外匯主管

Dominic目前擔任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全球大宗商品及外匯主管,工作地點在瑞士,負責提供 所有關於大宗商品和貨幣的觀點,以及相關的投資建議。這包括跨資產投資 議以及全權委託業務的戰術和策 略投資佈局。

在此之前,Dominic在2015年至2021年期間負責CIO香港辦公室事務,同時也是位於香港的大中華區管理團隊 成員。他在2010年至2021年期間帶領亞太區宏觀經濟、外匯和利率團隊,同時自 008年以來擔任大宗商品研 究主管一職。2012年至2014年,他也帶領非傳統資產類別(NTAC)研究團隊。Dominic於2004年加入瑞銀集團,在蘇黎世總部擔任外匯分析師,並於2007年加入新加坡分部,側重G10和亞洲貨幣。

在從事外匯研究前,他曾在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門和瑞士信貸(包括Bank Leu)擔任股票分析師。

Dominic畢業於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獲得經濟學與金融碩士學位。他亦持有特許金融分 析師(CFA)和特許另類投資分析師(CAIA)資格。

Enrico Mattoli

瑞銀財富管理直接投資部亞太區主管

Enrico Mattoli 於瑞銀工作超過20年,由參加倫敦畢業生管理計劃開始,然後派駐倫敦、紐約、米蘭任職,最近在香港出任直接投資部亞太區主管。

2016至2020年期間,Mattoli擔任大中華區全球家族辦公室主管,負責為客戶提供適合其家族和業務需求的全方位理財/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服務。在他任職期間,瑞銀財富管理連續三年獲亞洲私人銀行家評為「家族辦公室服務最佳銀行」。

2009至2015年期間,Mattoli擔任超高淨值投資產品及服務部亞太區主管,帶領團隊利用綜合銀行平台,為客戶提供不同資產類別的解決方案。擔任此職期間,他與客戶顧問緊密合作,為超高淨值客戶提供瑞銀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的機構型產品和服務。

Mattoli於2005年被派駐亞洲,出任亞洲主動諮詢部主管,該部門是負責提供定制的非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管理服務以及策略性及短期動態資產配置建議的專業團隊。

於米蘭工作時,他負責領導為意大利國內客戶而設的投資諮詢業務發展部。而在紐約,他擔任主動諮詢部的前線投資顧問。

Mattoli持有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法學學士學位、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英國產業管理大學學院的房地產碩士學位。

康子苹

維港投資

康子苹為維港投資的風險投資人及投資組合規劃長。她自2012年加入維港投資以來,一直領導其金融科技投資,並與在全球創立具顛覆性公司的企業家緊密合作。

她的多個早期投資項目如今已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企業或上市公司,例如WeFox、N26、Blockstream、空中雲彙、Ajaib、河馬(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HIPO)、Doma(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DOMA)及Bakkt(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BKKT)等。此外,康子苹近年來一直領導維港投資擴大市場業務,致力將投資遍及東南亞。她對可持續發展及女性賦權領域充滿熱情。康子苹畢業於史丹福商學研究院。


Hrvoje Krkalo

吉安資本管理聯合創辦人兼聯席行政總裁

Hrvoje (Harry) Krkalo是吉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吉安)的聯合創辦人兼聯席行政總裁。Hrvoje負責維持吉安有序經營及策略性增長。截至2022年7月,吉安透過其核心產品吉安新出行汽車產業基金以及共同投資工具,管理超過5億美元的受託資金。

Harry是吉安基金投資委員會的成員之一,負責篩查及評估潛在投資組合公司,並在全球交通及出行生態系統中積累了深厚的行業知識。自2017年共同創辦吉安以來,Hrvoje一直與該基金的基石投資者中國吉利集團及韓國SK集團密切合作,以集中投資於發展未來新出行科技的成長型公司。

憑藉在亞洲積累的20年全球市場經驗,Harry獲得了基金發起及分銷、客戶管理、團隊領導及匯報方面的專業知識。

在成立吉安之前,他曾擔任Leonteq Securities (HK)結構性解決方案集團的銷售及數碼分銷部主管。他亦曾在澳新銀行集團(ANZ)、摩根士丹利、麥格理銀行及德意志銀行擔任高級職位。

Harry持有澳洲阿德萊德大學的經濟學學士學位,同時持有亞太地區多項專業資格認可,包括於2018年成為澳洲註冊會計師、通過澳洲衍生工具一級和二級考試、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HKSI)卷1、6、7及8、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就第1、2、4及9類受規管活動的負責人員(RO)資格,以及持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出的財務顧問牌照。

Lachlan Towart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醫療保健股票行業策略師

Lachlan於2015年加入瑞銀位於蘇黎世的投資總監辦公室,隨後獲調派至倫敦及香港,負責醫療保健及化工行業的分析工作。Lachlan最初於2000年加入瑞銀投資銀行,擔任企業金融分析師,其後轉至股票研究部,負責研究生物科技及醫療科技類股票。

他隨後於滙豐銀行擔任賣方分析師,負責歐洲製藥行業研究,並於法國興業銀行及開普勒資本市場擔任環球醫療保健行業專家銷售員。Lachlan於2015年3月再次加入瑞銀投資總監辦公室。他持有諾丁漢大學哲學碩士學位、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頒發的環境、社會及管治投資資格證書,並為特許註冊金融分析師。

Mathieu Brand

瑞銀全球銀行亞洲自然資源部董事

Mathieu是All Industrials Group的董事,主要負責化學品業。他於2014年加入瑞銀的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業務,自2018年起派駐香港,任職於化學品及執行團隊。

Mathieu持有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管理學院的商業碩士學位以及巴黎第一大學的數學學士學位。


姚穗莊

瑞銀企業財務亞太區主管

姚穗莊(Neil Yiu)身兼執行董事、財富管理企業財務亞太區主管,駐於香港。Neil與所屬團隊負責於瑞銀龐大的亞太區財富管理網絡中,承辦企業融資交易。

此前,Neil曾任香港法國巴黎銀行執行董事,負責向大中華區及東南亞財富管理客戶承造、分銷直接投資產品,再之前則任瑞銀香港財富管理直接投資部總監,主力向大中華區客戶分銷私募市場產品,包括直接投資於非上市股權/債務、私募基金、房地產基金的產品。Neil投身財富管理事業前,於荷蘭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及大和資本市場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達十年,兼顧國別及行業投資職責。Neil於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畢業,主修經濟學及市場推廣。

劉悅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全球工業組亞洲區董事

Oliver目前為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全球工業組亞洲區的董事,負責處理電池技術、電池材料及能源轉型等不同工業領域的客戶。

Oliver於2018年加入瑞銀倫敦分部,起初負責處理自然資源領域的客戶,其後於2021年獲調派至瑞銀香港分部。加入瑞銀前,Oliver曾於2014至2018年期間在荷蘭銀行阿姆斯特丹總行工作。